[实用新型]新型抗旋转滚轮升降挺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4514.3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塞佩·Z;汉斯·L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东方骏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F01L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旋转 滚轮 升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气门挺杆,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抗旋转滚轮升降挺柱。
背景技术
挺柱是将旋转机构如凸轮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的装置。在内燃机的气门机构中,挺柱设置凸轮轴正下方情况下,在凸轮轴上的凸轮进一步移动时通过推杆和摇臂与所属的换气气门接触,而在凸轮轴位于上方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其设计成杯形挺柱,挺柱直接置于凸轮和换气气门之间。在泵传动装置中,挺柱也同样通常直接地布置在泵驱动轴的凸轮和相应的泵活塞之间。
此外,为了最小化摩擦,通常将在挺杆的外体上形成弯曲的滚动面,或将外体设有滚动滚子,滚动滚子可转动地支承在外体上并且在凸轮轴的或泵驱动轴的凸轮作用下滚动。在此,为了确保滚动面或滚动滚子相对于相应的凸轮始终处于正确地定向位置,并且相应地阻止挺杆的扭转,挺杆通常设有防扭转元件,利用防扭转元件挺杆在周向方向上固定地沿着行程轴线在邻近构件、例如内燃机的气缸头或泵壳体的引导部中运转。
目前,现有的滚轮升降挺柱上装设的防旋转装置(以下简称ARD)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防旋转装置通过其群体固定在滚轮升降挺柱的主体外部表面,如中国专利CN200780046644.2中公开了一种内燃机阀气门定时机构的防转挺杆,该挺杆被安置在凸轮和阀之间并在气缸盖的接收筒中被导向。此处,径向向外突出防转组件被安置在裙板的凹槽中,该裙板在气缸盖的导向槽中滑行,该防转组件具有两个在挺杆的周向上延伸的弹簧臂,该弹簧臂至少区域性地与裙板的内侧面或者挺杆的外侧面邻接,其并且通过夹紧力将防转组件固定在挺杆上的位置内,该夹紧力径向作用在所述挺杆上;第二种是在滚轮升降挺柱的主体上设置凹槽,将防旋转装置卡合在该凹槽内,如图1所示,在中国专利CN201080011583.8提出了一种挺杆,所述挺杆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的用作凸轮碰撞部的驱动侧内包括滚轮1,壳体1的用作挺杆随动部件靠放部的从动侧位于贯穿壳体内壳套的桥形件的底侧上,其中,超出壳体外壳套的抗扭转机构3分布在壳体的窗口中,所述抗扭转机构3由桥形件的径向延长部形成,其中,在挺杆的内壳套上,仅在与窗口在直径上相对置的部段上分布有由冲压-压印过程制成的、一体式结合的突起部,突起部朝向驱动侧的方向呈楔形升高,并且其中,由钢片构成的桥形件以其与径向延长部在直径上相对置的部段经突起部扣合,并且以其底侧的边缘区域置于突起部上。
虽然,上述两种方式解决了滚轮升降挺柱与凸轮之间相对位置改变的问题,但是,第一种固定方式,由于滚轮升降挺柱在做往复的直线运动,防旋转装置长时间与气缸头或泵壳体的引导部相互作用,很容易脱落影响其使用;第二种固定方式,则需要在滚轮升降挺柱的主体加工凹槽,且防旋转装置结构复杂,这就导致其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且挺柱在做往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防转装置始终与外界摩擦接触,这就很容易致使防转装置磨损,导致防转装置的抗扭转效果变差,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转效果优良且加工成本低的新型抗旋转滚轮升降挺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之一种新型抗旋转滚轮升降挺柱,包括挺杆、及周期作用在该挺杆上的凸轮,所述的挺杆包括壳体、销轴及装设在该销轴上的滚轮,所述的壳体呈中空的圆柱状,该壳体上设有两个同轴的销孔,所述的销轴通过该销孔将所述的滚轮装设在所述的壳体上,所述的的凸轮设置在靠近滚轮一侧,其特征在于:在该壳体靠近所述凸轮一侧的外圆面上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铣削而成的平台,所述的平台延伸至所述壳体的端面,所述的销孔设置在该平台上,在该滚轮一侧的壳体上设有防转卡板,所述防转卡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滚轮的外径,且该防转卡板向所述的凸轮一侧延伸,该防转卡板的端面与所述凸轮的端面接近但不接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防转卡板为装设在所述销轴上的挡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防转卡板为两个,所述的凸轮卡合在两个防转卡板之间,且两个所述的防转卡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凸轮的厚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防转卡板通过销轴装设在所述平台背离滚轮一侧的端面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防转卡板为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耳板,所述的耳板一端与所述的平台相连,其另一端向所述凸轮一侧延伸,且该耳板的最高点与销孔的中心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滚轮的半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的防转卡板为两个,在两个所述平台靠近凸轮一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一耳板,且所述的两耳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凸轮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东方骏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东方骏驰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45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