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电站直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4725.7 | 申请日: | 2014-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任冬;史庆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4 | 分类号: | H02J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电站 直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电站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余热电站直流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用的通信电源,目前国内通常采用48V直流高频开关电源,为48V的直流负载供电。而余热电站内与大型火电站及变电所相比,余热电站通信系统相对简单,负荷小,通常只有10A~120A左右。
余热电站与火电站一样,设有直流系统,直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断路器跳合闸操作回路等提供可靠的直流电源,当发生交流电源消失事故情况下为事故照明、交流不停电电源和事故润滑油泵等提供直流电源。直流系统可靠与否对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安全运行的保证。
直流系统不仅含有蓄电池,而且含有微机综合监控装置,使整个运行过程无须人工干预,自动检测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系统故障及相应的报警信号和远动信号。
余热电站目前沿用火电厂设计相关规范要求,根据汽轮发电机组直流负荷的要求,配置蓄电池,确定直流系统容量,而这部分直流负荷不包括通信负荷在内。
电力接入系统通信负荷需单独设计直流48V电源,满足通信电源的要求。
这样做需要两套独立的直流系统,增加了盘柜的投资及占地,而且因余热发电通信系统直流负荷较小,通信电源通常采用电力模块电源来实现。模块电源仅能通过LED显示当前的输出电压,若需要进一步查看模块当前的其他工作参数,需要通过按动切换开关,才可以查看少数的几个参数,无法像电站直流系统那样在微机监控下自动运行,除有保护功能外,还具有电池巡检功能及馈电开关状态检测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余热系统中需单独设计通信电源,此种涉及增加了盘柜的投资及占地,以及因用电力模块电源实现通信电源时,仅能通过LED显示当前的输出电压,若需要进一步查看模块当前的其他工作参数,需要通过按动切换开关,才可以查看少数的几个参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电站直流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电站直流系统,包括:用于将交流电切换为直流电的直流切换线路,其中,还包括:与所述直流切换线路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切换线路中的直流电压转换为预设直流电压的转换器,所述转换器与外界通信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切换线路包括:正极合闸母线、正极控制母线和负极线。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切换线路还包括:电池组、第一充电机、第二充电机、硅链、绝缘监察系统、第一合闸、第二合闸、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充电机和所述第二充电机均与所述正极合闸母线和所述负极线连接;
所述硅链分别连接所述正极合闸母线和所述正极控制母线;
所述电池组分别连接所述正极合闸母线和所述正极控制母线;
所述绝缘监察系统连接所述正极合闸母线和所述负极线;
所述第一合闸和所述第二合闸均与所述正极合闸母线和所述负极线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所述正极控制母线和所述负极线;
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所述正极合闸母线和所述负极线。
进一步地,所述转换器与所述正极合闸母线和所述负极线分别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余热电站直流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转换器连接的电压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直流电压为48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方案,通过在原有的余热电站直流系统中嵌入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通过将高电压转换为供通信用的48V的直流电压,通过使用一套集成通信电源的直流系统,降低了盘柜的投资,减少了占地面积,同时实现了对通信电源的参数的监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余热电站直流系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余热系统中需单独设计通信电源,此种涉及增加了盘柜的投资及占地,以及因用电力模块电源实现通信电源时,仅能通过LED显示当前的输出电压,若需要进一步查看模块当前的其他工作参数,需要通过按动切换开关,才可以查看少数的几个参数的问题,提供一种余热电站直流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壕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47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