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热炉炉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5130.3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7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士洪;林燕强;李兴和;林益志;陈洪海;曹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蓝天工业炉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4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炉 炉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炉门,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加热炉炉门。属于加热炉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蓄热式加热炉是采用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空气或气体燃料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并可将助燃介质或气体燃料预热,形成与传统火焰不同的新型火焰类型,并通过换向燃烧使炉内温度分布更趋均匀。
现有的蓄热式加热炉的炉门,使用时间较长后,炉门上靠近炉膛侧的保温棉层会变薄,炉门会升温,从而导致炉门容易损坏,影响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同时现有的炉门散热不好,同样当炉门上靠近炉膛侧的保温棉层会变薄时,炉门的升温会传递到炉门外侧,高温泄露会有安全隐患,并且也影响了炉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加热炉炉门,此炉门的散热性能好且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加热炉炉门,包括炉门本体,所述炉门本体包括位于内侧的保温棉层和炉门外侧,其特点是:所述炉门外侧外设置有一个外板,所述炉门本体的炉门外侧和外板之间上下各设置有一个横向的第一矩形管,所述两个第一矩形管之间设置有纵横交错布置的第二矩形管,所述第一矩形管较第二矩形管粗,所述炉门本体四周开有散热缝,所述散热缝沿保温棉层的厚度方向布置,且不超过保温棉层的内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炉炉门,由于散热缝的存在,炉门上靠近炉膛侧的保温棉层不会因为过热而变薄,同时也防止炉门本体升温过热而损坏,同时也防止了高温泄露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炉门的使用寿命。
②外板和炉门外侧之间的第一矩形管和第二矩形管能有效加强炉门的强度,同时能进一步辅助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热炉炉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向剖面图。
图4为图2中C的放大图。
图中:
炉门本体1,
保温棉层1.1
炉门外侧1.2,
第一矩形管2.1,
第二矩形管2.2,
散热缝3,
外板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炉门,包括炉门本体1,所述炉门本体1包括位于内侧的保温棉层1.1和炉门外侧1.2,设置有一个外板4,所述炉门本体1的炉门外侧1.2和外板4之间上下各设置有一个横向的第一矩形管2.1,所述两个第一矩形管2.1之间设置有纵横交错布置的第二矩形管2.2,所述第一矩形管2.1较第二矩形管2.2粗,所述炉门本体1四周开有散热缝3,所述散热缝3沿保温棉层1.1的厚度方向,且不超过保温棉层1.1的内侧面。
工作原理:由于散热缝3的存在,炉门上靠近炉膛侧的保温棉层1.1不会因为过热而变薄,同时也防止炉门本体1升温过热而损坏,同时也防止了高温泄露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了炉门的使用寿命。
外板4和炉门外侧1.2之间的第一矩形管2.1和第二矩形管2.2能有效加强炉门的强度,同时能进一步辅助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蓝天工业炉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蓝天工业炉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51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