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435212.8 申请日: 2014-08-04
公开(公告)号: CN204000865U 公开(公告)日: 2014-12-10
发明(设计)人: 李耀家;罗东林;陈方渠;彭涛;高晓峰;廖宏业 申请(专利权)人: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5/74 分类号: E02D5/74
代理公司: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代理人: 徐丰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抗拉支 架式 抗浮锚杆 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工程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用于加固和稳固岩土体,防止岩土体发生坍塌或变形。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程支护领域,工作面的稳定性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直接影响着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移动了部分岩土体,使得整个岩土体丧失了承受压力的能力而产生。

通常为了在稳定岩土体,工作面上需要打上钻孔,将合成材料的喷射管作为锚杆插图钻孔进行加固,然后在钻孔里灌装水泥砂浆充当粘合剂和固定元件。

如附图1所述的现有技术的锚杆结构,现有的锚杆结构包括开设在岩土体(2)的锚孔、埋设在锚孔里的锚杆以及填充锚孔和锚杆的注浆体(1);锚杆包括锚杆钢筋(4),以及由锚杆钢筋(4)包围的注浆管(3),同时为了便于定位,在锚孔中还设有对中支架(5)。由于整个锚孔的直径大小都一致, 锚杆结构与岩土体接触面积小,从而导致锚杆结构与岩土体粘结力低;为了增加锚杆结构与岩土体的粘结力,通常采用增加锚杆长度的方式;但是由于锚杆存在着应力集中现象,因此锚杆超过一定长度后,粘结力增加效果甚微。

同时现有的锚杆结构薄弱,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随着锚固体的破环而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锚杆结构存在着与岩土体粘结力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能够提高锚杆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的粘附力,提高锚杆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的锚固力,同时能够减少锚杆的长度,节约材料。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注浆体和开设在岩土体上的锚孔,所述锚杆的一端伸入锚孔中,注浆体填充在锚孔内与岩土体粘结为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孔下端的孔径大于锚孔上端的孔径;所述锚杆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外圆周上设有至少一根锚杆钢筋,所述锚杆钢筋的外围套设有捆绑支架。

所述锚杆钢筋固定在固定支架与捆绑支架之间。

所述固定支架与捆绑支架之间均匀设置有三根锚杆钢筋。

所述锚杆钢筋上设有倾斜向上的倒刺,所述倒刺朝向锚孔壁。

三根锚杆钢筋上的倒刺相互间隔设置。

所述倒刺设置在位于锚孔下端的锚杆钢筋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抗拉支架式抗浮锚杆结构,包括锚杆、注浆体和开设在岩土体上的锚孔,锚杆的一端伸入锚孔中,注浆体填充在锚孔内与岩土体粘结为整体,锚孔下端的孔径大于锚孔上端的孔径;锚杆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外圆周上设有至少一根锚杆钢筋,锚杆钢筋的外围套设有捆绑支架。通过改变锚孔以及锚杆的结构,不仅增加了锚杆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锚杆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的粘附力(锚固力);不需要通过增加锚杆的长度来增加锚杆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的粘附力,缩短了锚杆的长度,节约了制造的成本。

同时由于锚孔下端的直径大于锚孔上端的直径,使得下端的锚杆结构受到上部岩土体的压力作用,使锚杆结构的锚固力再次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单根锚杆结构的抗拉力较传统的锚杆增加了至少2—3倍,在同等条件下,能够减少锚杆结构数量,节约成本,同时缩短工期。

采用支架式锚杆,可以充分保证锚孔内旋喷注浆通道的畅通,相比于现有技术,提高了注浆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倒刺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锚杆结构与岩土体之间的锚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锚杆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A—A 处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 B—B 处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 C—C 处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注浆体,2、岩土体,3、注浆管,4、锚杆钢筋,5、对中支架,6、锚杆,7、固定支架,8、捆绑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52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