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双曲面波轮搅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6034.0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77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根生 |
主分类号: | B01F7/26 | 分类号: | B01F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000 河南省三门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双曲面 搅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及其它生产领域低密度混合液搅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采用柔性联轴器传动轴的双曲面波轮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双曲面波轮搅拌装置是吸收消化吸收国外技术近几年才在国内应用的新型搅拌技术,比较传统的桨式、框式搅拌装置、该新型装置具有高效节能(节能20%-40%)、搅拌效果好等特点,目前正在环保、能源,化工、轻工等需要对液体进行固液、气液混合的场合推广应用,尤其适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加药混凝池、调节池、厌氧池、硝化和反硝化池。
但现有搅拌器存在缺陷,减速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轴的联接采用的是法兰式刚性联接,由于受到池内液体流动或波轮不平衡以及离心力的影响,在运行时波轮会产生向周边的偏转,此时由于力矩较大会对轴承带来巨大力量的压迫(轴向和径向),导致减速机轴承损坏或工作寿命缩短,因此,该类装置不能在较深的池子(一般不超过4米,否则传动轴过长,力矩过大)且转速较高(一般不超过40r/min)的条件下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万向联轴器联接减速机输出轴和传动轴的双曲面波轮搅拌装置,使减速机输出轴及轴承避免由水下波轮偏摆带来的由大力矩导致的巨大径向压力,从而延长减速机的工作寿命,进而使该装置可以在更高的速度下运行,并适应更深的池子。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双曲面波轮搅拌器,它包括通过减速机座安装在搅拌器上盖上的电机减速机,所述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联轴器连接有过渡轴,所述过渡轴穿过搅拌器上盖深入至搅拌器桶体内部,所述过渡轴深入至搅拌器桶体内的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下端连接有靠近搅拌器桶体底面的双曲面波轮,且所述双曲面波轮内部顶端设置有配重块。
所述过渡轴通过设置在减速机座内部的压力轴承深入至搅拌器桶体内,且所述过渡轴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过渡轴与压力轴承接触的可调背压螺母。
所述配重块为圆柱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将该类装置传动轴的刚性联接改为柔性联接(万向联轴器联接),使得由于波轮偏转时形成的力矩不能传导到减速机,大大延长了减速机的工作寿命,进而解决了搅拌深度和转速问题,同时为了防止波轮在搅拌过程中产生跳动,在波轮内部设置配重块;同时为了防止在搅拌过程中由于过渡轴的跳动而损害减速机内的轴承,从而在过渡轴上设置压力轴承以及用于调节过渡轴与压力轴承接触的可调背压螺母,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波轮的下伸深度由4米延伸到6米,转速由40r/min可提高到80r/min,使得该搅拌器的工作效率和适应范围得到提高和拓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适应池深由4米提高到6米,转速由≤40r/min提高到≤80r/min,万向联轴器上面的机座、电机减速机在运行时十分稳定、避免了传统的采用刚性联轴器的搅拌装置常见的晃动现象。此时的减速机输出轴基本上只输出扭矩,其轴承和机器寿命可大大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机座 2、电机减速机 3、法兰联轴器 4、可调背压螺母 5、过渡轴 6、压力轴承 7、万向联轴器 8、传动轴 9、双曲面波轮 1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双曲面波轮搅拌器,它包括通过减速机座1安装在搅拌器上盖上的电机减速机2,所述电机减速机2的输出轴通过法兰联轴器3连接有过渡轴5,所述过渡轴5穿过搅拌器上盖深入至搅拌器桶体内部,所述过渡轴5深入至搅拌器桶体内的一端通过万向联轴器7连接有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的下端连接有靠近搅拌器桶体底面的双曲面波轮9,且所述双曲面波轮9内部顶端设置有配重块10。
所述过渡轴5通过设置在减速机座1内部的压力轴承6深入至搅拌器桶体内,且所述过渡轴5上设置有用于调节过渡轴5与压力轴承6接触的可调背压螺母4。
所述配重块10为圆柱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根生,未经李根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6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盘给料机用卸料溜槽
- 下一篇:一种带自动喷淋装置的储存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