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激光器阴电极的屏蔽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6153.6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殷卫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32 | 分类号: | H01S3/03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林辉轮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二氧化碳 激光器 阴电 屏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氧化碳激光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激光器阴电极的屏蔽套。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激光器是以二氧化碳气体作为工作物质的气体激光器,放电管通常是由玻璃或石英材料制成,里面充以二氧化碳气体和其他辅助气体;电极一般是镍制空心圆筒;谐振腔的一端是反射镜片,另一端是输出镜片。当在阳电极上加高电压后,阳电极不断的向阴电极放电,在放电管中产生辉光放电,经输出镜片与反射镜片反射后形成激光束。二氧化碳激光器有比较大的功率和比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谱线也比较丰富,在10微米附近有几十条谱线的激光输出,在工业、军事、医疗、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电极放电的物理特性看,在强电场环境下,电极的放电部位通常是在其尖锐的尖端处,而电极的尖端处就是其端部,所以在目前的激光器工作时,电极的放电部位并不稳定,有时在电极内壁,而有时又在电极的端部,致使最后得到的激光束质量也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激光器的质量;而且,当电极上发生尖端放电时,在该放电的尖端处形成较高的电场,缩短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对于阴电极而言,阴电极的一个端部套设在放电管外部,而另一个端部悬空,所以在激光器工作时,阴电极上放电的位置几乎全部在该悬空的端部上,所以在影响激光器输出激光束的质量的同时,也缩短了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所以,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在二氧化碳激光器在工作时,避免在阴电极上发生尖端放电的屏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二氧化碳激光器阴电极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在阴电极上发生尖端放电的屏蔽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激光器阴电极的屏蔽套,包括屏蔽套本体,所述屏蔽套本体为两端敞开的空心筒状,所述屏蔽套本体的外壁与二氧化碳激光器阴电极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屏蔽套本体的一端位于所述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内,另一端超出所述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屏蔽套本体一端位于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内,并且外壁与阴电极的内壁相配合,而另一端超出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当激光器工作时,阳电极对阴电极放电时,由于屏蔽套本体的阻挡,使得在阴电极上尖端放电变得困难,进而使得阴电极的放电都是在其未被屏蔽套本体覆盖的内壁上,其放电稳定,不会产生局部的较强电场,进而提高了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激光束的质量,也提高了二氧化碳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套本体上超出所述阴电极的部分向外凸起形成止口,所述止口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阴电极的壁厚,所述止口与所述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紧密贴合。屏蔽套本体向外凸起形成止口,止口与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紧密贴合,进一步的增大了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放电的难度。
作为优选,所述止口沿所述阴电极的外壁延伸,并将所述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包覆在内。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被完全覆盖,直接避免了阴电极的悬空的端部放电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套本体为绝缘材料。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屏蔽套本体,保证屏蔽套的绝缘性能,避免在屏蔽套上形成新的尖端放电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屏蔽套本体为陶瓷材料。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进一步的保证了屏蔽套本体的绝缘性能。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屏蔽套本体的阻挡,使得在阴电极上尖端放电变得困难,进而使得阴电极的放电都是在其未被屏蔽套本体覆盖的内壁上,其放电稳定,不会产生局部的较强电场,进而提高了二氧化碳激光器输出激光束的质量;
2、提高了二氧化碳激光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二氧化碳激光器阴电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二氧化碳激光器阴电极上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屏蔽套本体,2-阴电极,3-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微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61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冷岛直接混合冷凝器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板清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