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关节镜半月板移植腘肌腱定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6639.X | 申请日: | 2014-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彭亮权;陆伟;朱伟民;欧阳侃;柳海峰;李皓;冯文哲;王大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A61B17/9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孙皓;孙昀 |
地址: | 51803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节 半月板 移植 肌腱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关节镜半月板移植腘肌腱定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关节镜手术在运动医学科的广泛应用及技术的提高,微创手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手术器械的研制在运动医学科关节镜手术中的应用,对手术技术及手术效果的提高起了关键性作用。半月板修整、缝合、特别是半月板移植是关节镜手术的主要适应症,在行半月板移植术时,有时由于关节间室较紧,强行显露关节间室困难,导致无法很好的完成手术。由于目前无法用传统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器来代替腘肌腱位点的定位,因此重新设计新一代腘肌腱位点专用定位器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半月板移植过程中胫骨平台骨腘肌腱位点定位的制作更加安全、容易,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缩短手术时间的关节镜半月板移植腘肌腱定位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关节镜半月板移植腘肌腱定位器,包括胫骨固定杆和连接胫骨固定杆的握持把手,所述胫骨固定杆内穿设有克氏针,所述握持把手通过可调节按钮连接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定位杆,所述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定位杆的前端设有定位钩。
本实用新型所述克氏针的直径为2mm。
本实用新型所述可调节按钮的活动度调节范围为80度至110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握持把手的长度为8cm,直径为4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在关节镜半月板移植腘肌腱定位器,在定位器的导引下,定位器自小腿内侧胫骨结节水平处向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打入克氏针以制作骨道,使骨道制作更加安全、容易,防止用传统的前交叉韧带定位器时容易造成关节软骨损伤的情况发生,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也缩短了手术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胫骨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握持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定位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克氏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关节镜半月板移植腘肌腱定位器,包括胫骨固定杆1和连接胫骨固定杆1的握持把手2,胫骨固定杆1内穿设有克氏针6,握持把手2通过可调节按钮4连接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定位杆3,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定位杆3的前端设有定位钩5。其中,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定位杆3可调节长度,克氏针6的直径为2mm,可调节按钮4的活动度调节范围为80度至110度,握持把手2的长度为8cm,直径为4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胫骨固定杆通过握持把手的腔道连接、固定,接着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定位杆通过可调节按钮固定于握持把手(图中箭头为往复移动方向),并通过胫骨平台腘肌腱位点定位杆前端的定位钩形成一个三点一体定位体系,具有操作简便,定位精准,无副损伤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原关节镜手术前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的基础上,增加适合于关节间室大小及容易定位腘肌腱位点的结构研制而成。如同传统的腘肌腱位点用前交叉韧带重建定位器定位手术的过程,即:因关节间隙过于狭窄致手术操作困难,并且易致软骨、半月板等副损伤发生,本实用新型半月板移植腘肌腱定位器,正是针对此类临床实际困难而专门研制的特殊专用器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66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松型微创锁定装置
- 下一篇:用于包皮切割缝合器的垫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