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翼航测无人机尾翼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7157.6 | 申请日: | 2014-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臣;杨军义;韩立钦;孙波中;武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 |
主分类号: | B64C9/00 | 分类号: | B64C9/00;B64C5/00;B64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1000 甘肃省天***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航测 无人机 尾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具体是一种固定翼航测无人机尾翼。
背景技术
航测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周期短的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现有航测无人机摔机事故中由于挂伞引起的占很大比例,特别是垂直尾翼方向舵、水平尾翼翼尖和升降舵机拉杆极易引起挂伞,造成了机载设备的严重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航测无人机尾翼设计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尾翼设计方案,有效的降低了挂伞事故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尾翼采用倒T型尾式气动布局,轻型木质结构,流线型设计,主要由尾翼骨架5、水平尾翼2、垂直尾翼4、升降舵3、定位插销管7组成。水平尾翼2、垂直尾翼4通过定位插销管7与机身1连接,螺栓固定,升降舵3通过铰链与水平尾翼2连接,螺栓固定。连感组件6由拉杆8、球头9、夹头10和舵脚11组成,与升降舵机6相连。升降舵机6固定于机身1侧面下半部分。
所述技术方案中,垂直尾翼无方向舵。
所述技术方案中,水平尾翼无翼尖。
所述技术方案中,升降舵机拉杆为下装式,即通过水平尾翼下方与升降舵机连接。
所述技术方案中,飞机为弹射起飞,伞降回收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飞机是弹射起飞,伞降回收方式,取消方向舵,不仅节省了一个方向舵机,还消除了方向舵机失灵引起的挂伞事故。无翼尖设计,避免了升降舵接缝引起挂伞。升降舵机拉杆为下装式,也避免了伞降中的挂伞事故。上述设计,减少了摔机事故的发生,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尾翼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感组件结构图。
图中,1、机身;2、水平尾翼;3、升降舵;4、垂直尾翼;5、尾翼骨架;6、升降舵机;7、定位插销管;8、拉杆;9、球头;10、夹头;11、舵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尾翼采用倒T型尾式气动布局,轻型木质结构,流线型设计,主要由尾翼骨架、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升降舵、定位插销管组成。水平尾翼、垂直尾翼通过定位插销管与机身连接,螺栓固定,升降舵通过铰链与水平尾翼连接,螺栓固定。连感组件由拉杆、球头、夹头和舵脚组成,与升降舵机相连。升降舵机固定于机身侧面下半部分。
所述技术方案中,无人机进行弹射起飞、伞降回收方式,升空后,通过副翼控制无人机转向,升降舵控制无人机俯仰姿态,以此调整无人机航向,替代方向舵功能。
所述技术方案中,水平尾翼无翼尖。
所述技术方案中,升降舵机拉杆为下装式,即通过水平尾翼下方与升降舵机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即本实用新型不局限本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变型与修饰,以及对本实施方式中部分组成构件的简单组合、合并或简单分解,均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未经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7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