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语音识别的地铁导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8383.6 | 申请日: | 2014-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5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吉建梅;王学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6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语音 识别 地铁 导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航装置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地铁导航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城市的城市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定规模,地面交通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为此,很多城市已经或者正在兴建地铁作轨道。经市民调查了解到,地铁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多便利,并且相对于地面交通系统地铁的环境更加舒适,大多人更愿意选择地铁出行。由于地铁主动脉的作用,使各个地区能够得到均衡的发展,这样对合理的利用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改善居民的生活以及建设一个生态城市都是有很大作用。
近年来,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尤其为了解决节假日期间人流高峰期导致的交通系统瘫痪这一严重问题,我国大部分城市正在加快地铁交通系统的修建。目前,我国已经有7个城市修建了地铁交通系统,将近10个城市正在规划地铁交通系统。地铁的发展是尤为迅速的,例如,北京地铁每年大概以40公里的速度增长,南京也在短短几年内新增了两条地铁线路。 如此迅速的发展速度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当乘客面对如此复杂的地铁线路,如何准确地乘坐正确的线路和找到想要到达的目的站点。此时,地铁导航显得十分必要,而传统的GPS导航容易受干扰,且工作环境需露天,而地铁大部分线路设于地下,GPS无法正常工作,使得地铁导航十分困难。
为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语音识别的地铁导航装置,本装置不再基于GPS导航,而是通过对地铁站内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判断站点进行导航。并且带有语音播报功能和震动提醒功能,给乘客的出行带来了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的GPS导航容易受干扰且工作环境需露天,而地铁大部分线路设于地下,GPS无法正常工作,使得地铁导航十分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通过对地铁站内的语音信息进行识别,从而判断站点进行导航的基于语音识别的地铁导航装置,使得乘客可以准确地乘坐正确的线路并找到想要到达的目的站点,便于乘客出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语音识别的地铁导航装置,包含录音模块、滤波器、语音识别模块、STM32控制器、语音播报模块、震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录音模块、滤波器、语音识别模块依次相连;STM32控制模块分别与语音识别模块、语音播报模块、震动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相连。
所述的STM32控制器将语音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输出到液晶显示模块上,并控制语音播报模块和震动模块。
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乘客所乘地铁的各站点线路图,并将识别出的站点用红色标记出来。
优选的,所述的录音模块采用录音芯片WT2000 B02。
优选的,所述的语音识别模块为语音识别芯片LD3320。
优选的,所述的语音播报模块采用放音芯片WT2000 B01。
优选的,所述的震动模块采用震动芯片RT1325。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GPS导航容易受干扰且工作环境需露天,而地铁大部分线路设于地下,GPS无法正常工作,使得地铁导航十分困难的难题,提出了一种用语音识别的方法进行地铁导航的装置,使得乘客可以准确地乘坐正确的线路并找到想要到达的目的站点,便于乘客出行。
(2) 本实用新型的语音识别模块采用芯片LD3320处理,该方案成本低,功耗小,性能高,运算速度快。
(3) 本实用新型带有语音播报模块和震动提醒模块,有效的防止乘客错过目的站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地铁导航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
基于语音识别的地铁导航装置,包含录音模块、滤波器、语音识别模块、STM32控制器、语音播报模块、震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录音模块、滤波器、语音识别模块依次相连;STM32控制模块分别与语音识别模块、语音播报模块、震动模块和液晶显示模块相连。
所述的STM32控制器将语音识别模块的识别结果输出到液晶显示模块上,并控制语音播报模块和震动模块。
所述的液晶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乘客所乘地铁的各站点线路图,并将识别出的站点用红色标记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83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