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秸秆培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8865.1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聂影;逄焕成;章慧全;张旭;李玉义;刘忠泽;田家治;班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吕敏 |
地址: |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培肥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秸秆培肥机。
背景技术
目前,秸秆的利用受到普遍关注,尤其秸秆的培肥地力效果显著,一直是世界共同研究的项目内容。世界上农业发达的国家大都非常重视土地的用养结合和发展生态农业,多数农业发达国家均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在美国秸秆还田十分普遍。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用于还田的很少,部分地区采用秸秆焚烧,土壤肥力下降,化肥施用增多,农田生态环境破坏等实际问题。大部分地区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还田措施,致使耕地连年种植不得休闲,土壤有效成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全国秸秆还田率平均只有1.5%,不到美国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的一半,农业生产处于重用轻养的掠夺式经营状态。同时,由于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大,致使土壤板结,地力衰退,造成农作物营养不良和病虫害增多的严重后果。因此,秸秆还田技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而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尚无发现实现垄台深松、灭茬、旋耕、起垄、秸秆掩埋的专用机械整地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宜操作的秸秆培肥地力机具,将秸秆直接还田培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秸秆培肥机,包括机架、深松铲、动力装置、灭茬装置、旋耕土壤装置、起垄秸秆掩埋装置及镇压装置,所述深松铲置于机架工作最前端,镇压装置置于机架工作末端,在深松铲和镇压装置之间的机架下方依次设置灭茬装置、旋耕土壤装置和起垄秸秆掩埋装置,动力装置置于机架上,分别通过变速箱连接灭茬装置和旋耕土壤装置,所述灭茬装置、旋耕土壤装置和起垄秸秆掩埋装置在一条直线上,工作时,置于垄台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灭茬装置包括灭茬轴和灭茬刀,所述灭茬轴上设置至少两组灭茬刀,所述灭茬刀的刀片置于垄台位置,在灭茬轴端面呈现螺旋排列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旋耕土壤装置包括旋耕轴和旋耕刀,所述旋耕刀至少为两组,和灭茬装置的灭茬刀数量相同,所述旋耕刀的刀片置于垄台位置,在旋耕轴端面呈现螺旋排列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灭茬装置的转速高于旋耕土壤装置的转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有效地协调土壤水、肥、气、热各因素。不但可以很好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培肥地力,同时满足农艺需求,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生态效益显著。与未还田地相比,土壤有机质提高0.34%,年均增加有机质0.42g/kg,氮、磷、钾含量都有很大提高。0-3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0.05 g/cm3,土壤孔隙度增加4.1%。秸秆还田如不施肥一般当季增产效果不够明显,但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年增加,增产效果越来越显著。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连续直接还田2—3年,作物平均增产10%左右,而且连续还田的时间越长,土壤环境越好,产量越高。同时,直接进行秸秆还田,还可减少环境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循环。本发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可明显提高土壤的保水抗旱能力,与未还田地相比,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三年平均提高1.83个百份点。
2.采用本发明深松、灭茬、碎土、掩埋秸秆,实现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优化土壤结构目的。
3.本发明解决了秸秆的掩埋以及原有垄台和垄沟的交替更换,一次作业实现原有垄台的深松、灭茬、旋耕、秸秆掩埋起垄、镇压作业。增强农作物抗旱保墒能力;增强土壤肥力;提高作物稳产、高产能力;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4. 现有灭茬装置及旋耕土壤装置的灭茬刀及旋耕刀都是布满灭茬轴或旋耕轴,即在垄沟及垄台位置均布置灭茬刀或旋耕刀;而本发明仅仅在垄台部位布置灭茬刀及旋耕刀,增强农作物抗旱保墒能力;减少动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灭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1中旋耕土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中:1.深松铲,2.机架,3.动力装置,31.联轴器,32.变速箱Ⅰ,33.变速箱Ⅱ,4.镇压装置,5.灭茬装置,51.灭茬轴,52.灭茬刀,6.旋耕土壤装置,61.旋耕轴,62.旋耕刀,7.起垄秸秆掩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8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