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溺水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9148.0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7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峰 |
主分类号: | B63C9/18 | 分类号: | B63C9/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姜芳蕊;宁星耀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市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溺水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溺水情况下能帮助使用者浮出水面的便携式溺水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水中救生的主要是救生衣、救生圈等设备;救生衣、救生圈等设备在使用前,必须先充好气,体积较大,且不方便携带。对于会游泳的人而言,携带这样大体积的装置会妨碍其正常游泳,因此,部分会游泳的人往往不会随身携带救生衣、救生圈等设备,但当游泳者误入深水区,体力不支,或发生抽筋、骨折、昏厥时,其往往因为未随身携带救生工具,而导致惨剧发生。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一旦发生意外落水情况,往往也会因为未随身携带救生工具,导致惨剧发生。
目前,现有自动充气救生器,结构比较复杂,热源反应物均未置于自动充气装置内部,热源反应物所需水等液体也并未置于自动充气装置内部,或直接使用河流或水池等的水,因此,用于盛放自动充气装置的盛装盒大多被分为两个甚至更多腔室,一部分腔室用于存放自动充气装置(即待充气物),另一部分腔室用于存放热源反应物和/或水等,多腔室相互隔离开,多腔室之间借助充气管、吹气管或活塞等才能实现对气球充气,制造麻烦,且充气管、吹气管或活塞等大多为橡胶或木质结构,存在老化问题,更换操作麻烦且更换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体积小、便于携带、制造简单的溺水救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便携式溺水救生器,包括避光防水盒和自动充气装置,自动充气装置装于避光防水盒内,自动充气装置与避光防水盒活动连接,自动充气装置内装有固态反应物,自动充气装置内还设有软水包。
进一步,所述软水包内装有水,固态反应物为柠檬酸晶体和小苏打粉末的混合物,或磷酸晶体和小苏打粉末的混合物等。
进一步,自动充气装置通过拉绳或卡件等与避光防水盒活动连接。
进一步,自动充气装置为自动充气气球,固态反应物和软水包均设于自动充气气球内部。
进一步,避光防水盒由盒体和盒盖组成,盒体和盒盖活动连接。
进一步,避光防水盒的盒体外壁与腕带或腕链相连,腕带或腕链的端部设有挂扣。
进一步,所述盒体与盒盖的活动连接处设有防水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避光防水盒可用避光防水套替代。
进一步,所述卡件包括上卡臂和下卡臂,上卡臂一端与下卡臂一端固连,上卡臂另一端设有凸起,凸起外壁设有卡孔,下卡臂另一端设有与凸起相适配的卡槽,卡槽内壁设有与凸起外壁的卡孔相适配的卡齿。
用户在发生溺水等意外情况时,只需通过腕带或腕链将其套于手腕上,打开盒盖,捏破自动充气气球中的软水包,柠檬酸晶体和小苏打粉末的混合物在水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球迅速开始自动充气,气球在大气浮力的作用下,对用户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从而有助于防止用户溺水。
本实用新型之溺水救生器方便携带,体积小,结构简单,易实现,日常生活中,使用者可将其戴于手腕,或同钥匙串一起挂于身上或放于包中。用户落水时,只需捏破软水包,气球迅速即可自动充气,使用方便,无需用户去对气球手动充气。固态反应物和软水包均设于自动充气装置(自动充气气球)内部,无需借助充气管或吹气管等对自动充气装置(自动充气气球)充气,避光防水盒也无需分隔成“一部分用于存放气球另一部分用于存储反应物”的多腔室,制造更方便,工作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避光防水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光防水盒内的自动充气气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揭开盒盖后的避光防水盒结构示意图;
图4为自动充气气球在充气后与避光防水盒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避光防水盒,1-1—盒体,1-2—盒盖,2—自动充气气球, 3—拉绳,4—固态反应物,5—软水包,6—腕带或腕链,7—挂扣,8-1—上卡臂,8-2—下卡臂,8-3—凸起,8-4—卡槽,8-5—卡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便携式溺水救生器,包括避光防水盒1和自动充气装置,本实施例中,自动充气装置选用自动充气气球2,自动充气气球1装于避光防水盒1内,自动充气气球2通过拉绳3与避光防水盒1活动连接,自动充气气球2内装有固态反应物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峰,未经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91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简易低空滑行的三角翼
- 下一篇:一种海洋平台水中目标测量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