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时罩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9357.5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3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胡景彦;洪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章松伟 |
地址: | 31517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正时罩盖。
背景技术
正时罩盖,顾名思义,就是内燃机正时齿轮及链条保护罩,多由铝合金铸造而成,固定在发动机侧面,与缸体连接,用于保护正时齿轮及链条,一般不受力,结构简单;现有技术中,正时罩盖仅仅是保护罩的作用,对链条的润滑以及油雾的控制不起作用,本申请将在这些方面作一定的探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对链条的润滑以及油雾的控制起作用的正时罩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正时罩盖,它包括本体,本体内底面自上而下依序设有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第一挡油板设有挡油翻边以及供机油流出的开口,第二挡油板设有导油槽,导油槽上端位于开口下方,导油槽下端指向润滑部位。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挡油板起到挡油并集油作用,挡油翻边与内底面之间围成的区域为集油区域,挡油翻边将滴落的油挡住然后汇集在集油区域并通过开口流出,开口流出的机油沿着内底面流入导油槽上端,然后沿着导油槽从下端流出,从下端流出的机油呈水流状并冲向链条润滑部位,这样,能够对链条润滑部位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同时,第一挡油板起到挡油并集油作用即第一挡油板在中途对气缸盖回油的油滴进行阻挡并利用,具体来说就是,第一挡油板的挡油并集油作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气缸盖回油的油滴直接回收到油底壳而容易产生油雾的缺陷,降低了油气分离的呼吸系统负担,有利于油气分离效果,降低了呼吸系统喷油风险,对降低排放及提高发动机性能非常有利,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对链条的润滑以及油雾的控制起作用的优点。
作为改进,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均为钢片钣金件,这样,虽然第一挡油板和第二挡油板可以采用铝铸造或者塑料件,但这需要模具方面的支持,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而采用钢片钣金件不仅制作简单灵活,而且成本也低。
作为改进,各钢片钣金件均设有呈V形的两翼部分,该两翼部分的局部与所述内底面相贴,该两翼部分还与所述内底面螺钉连接固定;第一挡油板的两翼部分还延伸出一部分挡油翻边,这样,更加便于安装以及连接稳固,同时第一挡油板具有更好的挡油和集油效果。
作为改进,导油槽上端为起集油作用的敞口,这样,敞口与内底面间形成喇叭状汇集区域,更加好地汇集机油以利于形成水流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时罩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时罩盖的结构示意图(画有链条)。
如图所示:1、本体,2、第一挡油板,3、第二挡油板,4、挡油翻边,5、开口,6、导油槽,7、两翼部分,8、敞口,9、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正时罩盖,它包括本体1,本体1内底面自上而下依序设有第一挡油板2和第二挡油板3,第一挡油板2设有挡油翻边4以及供机油流出的开口5,第二挡油板3设有导油槽6,导油槽6上端位于开口5下方,导油槽6下端指向润滑部位,本例中为链条9与齿轮啮合即将分离处。
第一挡油板2和第二挡油板3均为钢片钣金件。
各钢片钣金件均设有呈V形的两翼部分7,该两翼部分7的局部与所述内底面相贴,该两翼部分7还与所述内底面螺钉连接固定;第一挡油板2的两翼部分7还延伸出一部分挡油翻边4,为了获得更好的集油效果,第二挡油板3的两翼部分7也延伸有挡油翻边4。
导油槽6上端为起集油作用的敞口8。
挡油翻边4为了避免与其他零件干涉,因此应当沿着不干涉区域设置,这样,就可能形成如图所示挡油翻边4高低不一致的现象,但挡油翻边4还是会起到挡油作用,挡油翻边4如图中所示为倾斜向上,这样,更有利于使机油快速汇集至集油区域,图中,开口5位于两翼部分7夹角处,即最低点。
敞口8并非一定位于开口5正下方,只要实现从开口5流下的机油能够顺利流入敞口8就可以,有时为了避免干涉,敞口8会偏离开口5正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德来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93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