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9431.3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9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逸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生活 污水 处理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水处理,特别是指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规生活污水的处理大多采用建池子或是用钢材制作设备来处理,如公开号为CN 103351052 A公开的一种污水处理池,其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均匀设置对流柱阵列;所述对流柱包括盖板和立柱,所述盖板露出水面,且盖板的上表面为深色金属质;所述立柱的芯轴由金属构成,且该芯轴的上方连接至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下方连接至池底;所述芯轴的近池底端裸露,其余部分由耐腐蚀保温层包覆。该污水处理池可以大量减少推流器数量,或者直接摒弃推流器,同时又可以实现池中污水流动,以促进生化反应;从而来减少污水处理池的修建与维护成本。
但这类污水处理池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下问题:
1)需要挖坑基,土建工期长;
2)占地面积大,造价高;
3)污水流动效果差,需要如推流器等机构促进流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系统基建工期长、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和流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包括本体,本体的下部设置有连通调节池的进水管,在本体内的进水管下方设置有曝气头,该曝气头连接有与本体外的曝气机构连接的进气管,所述本体为上下端封闭的圆筒,在进水管的下方还设置有将本体沿其径向隔离成两部分的导流锥筒,所述导流锥筒的上下端开口且小口端朝上,曝气头置于导流锥筒内朝上并与导流锥筒的小口端对齐。本体内的上部设有以本体中心轴为轴心的环状泥水分离腔,所述泥水分离腔的上部连接有与本体外清水池连通的出水管,泥水分离腔上部的壁上设有连通本体内部的通孔,泥水分离腔的下部与导流锥筒下方的本体部分间连接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下端口的下方还设置有与本体外活性污泥源连接的排泥管。
进一步,所述泥水分离腔由本体上部的侧壁和一组隔板围成,所述隔板组包括两端开口呈锥筒状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隔板,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隔板由上至下分部,第一隔板的上端为大开口端且与本体的侧壁连接,第二隔板的上端为小开口端且与第一隔板的下端连接,第五隔板的下端为大开口端且与本体的侧壁连接,第四隔板的下端为小开口端且与第五隔板的上端连接,第三隔板的下端为大开口端且与第四隔板的上端连接,所述通孔为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限位而成且上端向内倾斜的倾斜通道。
进一步,所述泥水分离腔的上部内还设置有两端开口呈锥筒状的第六隔板,所述第六隔板套于第二隔板外且与第二隔板平行,第六隔板与第二隔板间形成的通道与通孔连通,第六隔板的下端与本体的侧壁连接,第六隔板与本体的侧壁限位成清水区,所述出水管与清水区连通,第五隔板与本体的侧壁限位成泥斗区,所述污泥回流管与泥斗区的底部连通。
更进一步,所述本体的材质为工程塑料。
在本方案中,活性污泥和污水在本体的竖直空间中回流,充分混和反应,极大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果。同时污水在圆筒形的处理机内一体化净化,相比传统污水处理池,占地少,使用方便,采用地面立式安装,安装便捷且便于观察和维护,不必考虑地面基建问题,建设周期大大缩短。同时,将隔板设为锥筒状,倾斜的壁和呈倾斜通道的通孔更利于污水混合物分离。为进一步分离清水,泥水分离腔内设清水区和泥斗区。而在制造成本上,采用工程塑料才质制造本体,成本低,不易腐蚀,搬运轻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机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逸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逸境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94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床式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粗锻钢球坯料自动输送到精锻模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