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扳手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9622.X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3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滕广宇;沙雷;明绍民;季小伟;戈铅;李相荣;王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3/00 | 分类号: | 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扳手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悬架K&C(Kinematics&Compliance)特性试验的试验工具,特别是一种扳手支架。
背景技术
在悬架K&C特性试验实施的过程中,试验设备要通过四只卡钳对车身进行夹紧,使得车身与设备的中心平台相对固定。卡钳上端的夹紧螺栓用于为夹持部分提供夹紧力,拧紧夹紧螺栓时需要通过力矩扳手来设定夹持力的大小并实施夹紧。
拧紧夹紧螺栓时,由于车身的阻挡,用于紧固夹紧螺栓的套筒和力矩扳手之间需要使用延长杆。由于夹紧螺栓头部的高度较短,以及延长杆的存在,使得由力矩扳手、延长杆、套筒及紧螺栓组成的力的传递系统不稳定,在用力矩扳手实施夹紧时套筒很容易从夹紧螺栓头部脱出,给实施夹紧的操作带来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扳手支架,可以解决目前扳手实施夹紧时套筒易从夹紧螺栓头部脱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扳手支架,包括固定部和支撑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连接,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固定部包括一液压千斤顶;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相互平行、能够绕轴心转动的两个第一滑轮;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相互平行、能够绕轴心转动的两个第二滑轮,且两个所述第一滑轮和两个所述第二滑轮的轴线平行,两个所述第一滑轮和两个所述第二滑轮相对,且中间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扳手的延长杆的空隙,所述延长杆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的轴线相平行,所述延长杆的侧壁与每一所述第一滑轮的侧壁和每一所述第二滑轮侧壁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液压千斤顶的顶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二基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中穿设有第一螺栓,通过所述第一螺栓穿设固定于所述螺纹孔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支撑部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一半圆形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液压千斤顶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第二螺栓的长圆孔,所述固定部通过所述第二螺栓与设备平台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倒U形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滑轮的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U形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滑轮的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块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通过第三螺栓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三螺栓为两个。
可选地,所述液压千斤顶底座上设置有一个调整顶面伸出长度的杠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支架利用四个滑轮固定延长杆,此时转动力矩扳手时,延长杆及套筒不但可在上、下及前、后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也可以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可以完成力矩的施加工作,且由于力矩扳手、延长杆、套筒及夹紧螺栓组成的力的传递系统能够保持稳定,套筒不易从夹紧螺栓头部脱出,给实施夹紧的操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扳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扳手支架在试验中和扳手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1、固定部;101、液压千斤顶;1011、螺纹孔;1012、杠杆;1013、底座;102、固定座;1021、长圆孔;1022、第二螺栓;2、支撑部;201、第一连接部;2011、第一基座;20111、第一底板;20112、第一连接块;2012、第一滑轮;202、第二连接部;2021、第二基座;20211、第二底板;20212、第二连接块;2022、第二滑轮;203、第三螺栓;3、第一螺栓;4、延长杆;5、扳手;6、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扳手支架包括固定部1和支撑部2,固定部1和支撑部2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在一起,固定部1的顶面设置有螺纹孔1011,支撑部2底端上设置有通孔,通孔中穿设有第一螺栓3,通过第一螺栓3穿设固定于第一螺纹孔1011中,固定部1和支撑部2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96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创呼吸机面罩
- 下一篇:多面分隔强散热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