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骨科医用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39931.7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兴;宋梅;魏新;黄炳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炳全;吴兴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世静 |
地址: | 2770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骨科 医用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骨科的医疗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骨科医用螺钉。
背景技术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四肢骨折的发生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多,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外科手术介入内固定治疗越来越广泛,单纯就我院在近20年内四肢骨折手术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取内固定钢板螺钉时出现(2000年之前约有5%,2000年后约有2%的患者出)螺钉不能顺利取出的情况提出探讨,不能顺利取出的情况常见如下:1、断钉;2、螺钉尾端滑丝;3、固定时间超长,螺钉尖端骨痂包绕严重,无法拧出等。其中以螺钉尾端滑丝情况最为常见:2000年之前螺钉多为十字花或一字形,内固定物在机体内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后,螺钉尾端造型处强度发生变化,另外取出器械的磨损,导致螺钉与取出器械二者不能良好接触,拧动时出现变型产生滑丝,2000年后随着内六孔螺钉及自锁螺钉进入临床情况得到较好改善,但仍有2%的情况发生,这与高硬度、高质量的螺钉与取出器械的反复使用磨损、硬度不同,以及固定时间久,内固定物发生生物化学电解反应重,伤肢内固定取出前高强度活动,导致取出时螺钉内六孔变型失去棱边等有关,更曾有一例患者螺钉尾端完整,但尾端内的内六孔拧掉的情况发生。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对内固定物的取出十分麻烦,断钉取出器械不能用,需使用工业钻头磨掉螺钉尾端及与之接触的钢板,再使用断钉取出器械取出螺钉,延长了手术的操作时间,加重手术污染的机率,术后发生感染、再骨折的机率加大,增加患者的经济及心理负担,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良的医用螺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取钉容易的新型骨科医用螺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骨科医用螺钉,包括螺纹杆、沉头,其特征是:所述的沉头端面设计有正三角形凹槽或椭圆形凹槽;沉头与螺纹杆连接处的斜面上设置有锁死螺纹。
根据所述的新型骨科医用螺钉,其特征是:所述沉头的周边带有沉头边槽,沉头边槽的形状为矩形槽。
根据所述的新型骨科医用螺钉,其特征是:所述沉头的周边带有沉头边翼。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内六角螺钉外形尺寸和螺钉沉头大小的基础上,采用内正三角的结构代替内六角。由于内三角的结构更加稳定,内三角结构的螺钉的强度明显比内六角的强度要大。在局部变形模数的计算上,内三角螺钉也优于内六角结构的螺钉。我们采用与内正三角螺钉对应的正三角工具,可以对螺钉进行紧固与卸下。减少了医用骨科螺钉容易磨掉内方的概率,已知M1=M2=M,D1=D2=D,正六边形边和正三角形顶点到外圆柱的距离为L,正六边形的外接圆半径是r1,直径为d1,正三角形半径为r2,直径为d2,则:
即: 即:
内力扭矩 抗扭截面模数
由此可见,正三角型沉头螺钉的抗扭变形大于六边形的沉头螺钉,此案可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沉头凹槽为正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沉头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沉头凹槽为椭圆形(柳叶形)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沉头的主视图。
附图中:1、螺纹杆;2、沉头;3、斜面;4、正三角形凹槽;5、椭圆形凹槽;6、沉头边槽;7、沉头边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螺纹杆1、沉头2,沉头2端面设计有正三角形凹槽4;沉头2与螺纹杆1连接处的斜面3上设置有锁死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3、图4、图5所示,其沉头2端面为椭圆形凹槽5(柳叶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的沉头2的周边带有沉头边槽6,沉头边槽6的形状为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中的沉头2的周边带有沉头边翼7。
本实用新型进行紧固与卸下时可以用一种与本实用新型相配套的套筒形工具操作,套筒型工具带有凸起和凹槽与本实用新型的凹槽和翼所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正三角形凹槽4或椭圆形(柳叶形)凹槽抗扭变形较大,减少了医用骨科螺钉容易磨掉内方的概率,结构更加稳定,减少因为拧动而出现的滑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炳全;吴兴,未经黄炳全;吴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39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换角度的腔镜止血双极分离镊子
- 下一篇:一种抗旋防退解剖型股骨髓内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