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坠落功能的救生艇释放钩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0912.6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0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涂强;闫春宇;鞠成科;刘怀增;熊亮;何睿;朴庆利;张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3/28 | 分类号: | B63B23/28;B63B23/6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坠落 功能 救生艇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船舶和海上平台所配备救生艇与救生艇降放装置连接的具有防坠落功能的救生艇释放钩。
背景技术
按照国际海事公约,救生艇是远洋船舶和海上工作平台所必需配备的救逃生设备。救生艇和收放装置(吊艇架)组成成套装备,吊艇架被安放在母船上,救生艇与吊艇架通过释放钩联接。当母船(平台)发生事故时船员进入救生艇,由艇内乘员在不借助外部动力的条件下靠重力实现降放。
船舶在航行中释放钩是唯一连接救生艇与母船(平台)的装置,救生艇的作用力和母船在航行时的冲击及波浪造成载荷等均作用在救生艇释放钩上,并且使用环境恶劣。因此,救生艇释放钩既要保证救生艇在母船上联接的安全性,又能够在应急状态下实现可靠释放,它是海上救生系统中的一种关键性技术。近年来据国际海事组织统计,救生艇海上安全事故中90%是由于释放钩失效造成的。
中国船级社2013年公布的满足国际救生设备规则LSA的释放钩有十几个品种,目前所见的救生艇释放钩系统大多采用机械系统作为释放机构,其组成结构大致相同,实现原理各异。救生艇释放钩系统由释放器8,静水压力保护装置11,释放钩9及连接释放软轴10构成。
图6所示为一种传统释放钩结构,其存在的不足为:
1)两级释放的设计,如图6所示,传统的释放钩包括钩头2、钩轴14、过度臂轴15、过度臂12和释放轴13,由于释放力大,采用凸轮机构旋转释放过度臂12,降低过度臂与钩头2(采用平面-平面形式)摩擦力;其结构设计零件多,故增加了出现故障的可能性。
2)架体采用焊接结构制作,工艺复杂,焊接属于特殊工艺过程,质量受操作人员、设备状态、工艺方法、施工环境等因数影响。
3)当吊钩头受力时,所有载荷作用通过钩头2作用在凸轮机构上,在失效时没有其它安全措施,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释放轴直接作用在钩头、采用一级释放、减少零部件数量、易于加工制造且操作安全可靠的具有防坠落功能的救生艇释放钩。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具有防坠落功能的救生艇释放钩,包括架体、通过钩轴安装在架体上的钩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为采用螺栓连接的组合架体,在所述组合架体上对应钩头尾部位置处设有组合式释放曲轴和与组合式释放曲轴一端部连接的释放手柄,所述组合架体上还装有为回收和存放救生艇起到保障作用的防坠落安全销。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组合式释放曲轴包括偏心轴、第一曲轴、第二曲轴和偏心轴套管,所述第一曲轴通过偏心轴与第二曲轴连接,在偏心轴轴颈上套装有与其呈动配合的偏心轴套管。
所述钩头尾部与偏心轴接触处设有多个不同半径合成的圆弧面。
所述防坠落安全销为圆柱形插销结构,包括防坠落安全销柱、锁紧开口销和防坠落安全销手柄,所述防坠落安全销柱贯穿装于组合架体与钩头上,所述防坠落安全销柱伸出组合架体一侧面的端部上安装有锁紧开口销,所述防坠落安全销柱伸出组合架体另一侧面的端部上连接防坠落安全销手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本释放钩采用组合式释放曲轴结构,零部件数量少,在偏心轴颈设有可自由转动的套管,当通过释放软轴拉动释放手柄时,释放曲轴绕主轴转动时,偏心轴绕主轴做行星运动(公转)。此时,释放钩从限位状态到释放状态,通过偏心轴颈的套管在摩擦力作用下产生自转并形成滚动摩擦,进而防止组合式曲轴产生转动力矩,通过偏心轴限制了吊钩转动。此外,组合式释放曲轴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可靠,释放时由于圆柱面对圆柱面的滚动,而非传统的平面对平面、平面对圆柱面设计,释放力小。本释放钩的组合架体上增加了防坠落安全销,该防坠落安全销为回收和存放救生艇提供了第二道保障作用。由于组合架体采用螺栓连接结构,非焊接件,良好的工艺性易于标准化生产,便于维修且可提高产品零部件的互换性。
采用组合式曲轴锁紧方式,使钩头力直接作用在释放轴上而非传统的经过过度臂减低释放力的方式,进而保证了救生艇在母船上固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式释放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4是救生艇释放系统图;
图5a、图5b是本实用新型钩头和偏心轴锁紧状态工作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0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