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骨螺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1076.3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明;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6 | 分类号: | A61B17/8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李帅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螺钉,属于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治疗四肢骨折常用的固定方式有外固定式和内固定式两种。外固定方式包括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而内固定方式则包括通过手术切开肌肉组织,安插钢板、钢针、骨螺钉等。
肱骨近端骨折是临床中常见的骨折之一,由于其类型复杂,愈合较差,已成为创伤骨科治疗中的难点。目前,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多行钢板内固定术,钢板固定被放置在骨骼表面,其处在张力带位置,特别在骨骼的内侧支撑被破坏时,钢板出现断裂的风险较大。髓内钉由于其具有创伤小,应力分散等优点越来越受到骨科医师的青睐,但是由于临床中肱骨近端骨折的复杂性,骨折线的分布不可预测,同时髓内钉系统在目前工程技术水平下不具有万向螺钉功能,使得髓内钉一定程度上被限制在肱骨近端的应用。
目前骨科手术中使用的骨螺钉包括钉体和钉冒,钉体的外表面设有通长的螺纹,这种骨螺钉在植入骨头时,其螺纹与骨头的皮质层和松质骨层相锁定,骨螺钉在骨头内部不易松动。但是当植入的骨螺钉距离骨折线近或刚好在骨折线区域时,骨折块容易松动,固定骨折块的效果降低,不利于骨头的生长,影响最终的愈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骨螺钉,该骨螺钉结构简单,头端部侧面通孔为缝合线缝合固定肌腱组织提供牢靠支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骨螺钉,包括螺杆和螺纹,所述螺杆一端为可供套设工具进行旋入作业的头端部,所述螺杆另外一端为尖端部,所述头端部为圆形结构,在头端部开有内六角凹槽,所述头端部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内六角凹槽相通;所述尖端部为锥形结构,所述尖端部还设置有自攻槽。
作为优选,所述螺纹包括相互连接的浅螺纹和深螺纹,所述浅螺纹靠近头端部,所述深螺纹靠近尖端部,浅螺纹与深螺纹的外径相同,浅螺纹的内径大于深螺纹的内径。
作为优选,浅螺纹和深螺纹之间还设置有过渡螺纹,所述过渡螺纹的内径在所述浅螺纹的内径与所述深螺纹的内径之间,沿所述浅螺纹至深螺纹的方向递减。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孔有2个以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自攻槽的槽面为弧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骨螺钉由钛合金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骨螺钉,该骨螺钉的头端部的侧面设有通孔,为缝合线缝合固定肌腱组织提供牢靠支点,可靠修复损伤的肌腱组织,牵制支撑不稳定骨折块,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该骨螺钉的尖端部还设置有自攻槽,自攻槽有自攻功能可以加快植入进钉速度;深螺纹用于松质骨段,具有更好的把持力,临近尾部的为浅螺纹结构,其用于固定在皮质骨段上;浅螺纹和深螺纹之间设置有过渡螺纹,这样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该果断螺纹所在位置的螺杆体段为浅螺纹与深螺纹的变径提供缓冲和过渡,从而一方面使该骨螺钉的加工操作更加方便,另外一方面可以降低手术过程中浅螺纹与深螺纹之间的交接处发生断裂的风险,这是因为浅螺纹与深螺纹之间直接变径容易在交接处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骨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头端部的俯视图;
图3是尖端部K向视图;
图4是图1中I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记:1-头端部,2-通孔,3-浅螺纹,4-深螺纹,5-尖端部,6-自攻槽,7-过渡螺纹,8-内六角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常州奥斯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1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