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成像模组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1130.4 | 申请日: | 2014-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8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晏政波;赵伟涛;周晓凌;齐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17/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模组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像模组及设置所述成像模组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人眼的虹膜可作为重要的身份鉴别特征,虹膜识别技术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采集性、非接触性等优点,并且相对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非接触式的身份鉴别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现有技术中,通过虹膜识别成像模组获取人眼虹膜图像,再利用图像处理器对所获取的人眼虹膜图像进行处理。而虹膜识别成像模组中通常需要设置红外线单通滤光片,用于过滤掉850nm红外光以外的光线。
但是由于现有的虹膜识别成像模组只允许波长850nm红外光通过,当其应用于各类智能移动终端时,无法实现普通摄像头的拍照摄像功能,需要另行设置一组成像模组,从而会导致移动终端的整体体积增加,集成度降低,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提供一种成像模组及移动终端,可完成正常拍照摄像和虹膜识别成像功能。
一种成像模组,包括柔性电路板及依次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图像采集传感器、滤光片、镜头安装模组及镜片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放置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之上,所述镜片组组装于所述镜头安装模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设有贯通的腔体,所述滤光片设置于所述镜头安装模组的腔体中,所述柔性电路板、镜头安装模组及滤光片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滤光片采用双通道滤光片,用于允许可见光及红外线通过。
进一步的,所述双通道滤光片包括透明基板、设于所述透明基板上的双波通膜、抗反射膜,所述双波通膜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相背的两个表面中的一个,所述抗反射膜设于所述两个表面中的另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双波通膜由二氧化硅镀膜层及五氧化三钛镀膜层交替堆叠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采用镜座,所述腔体形成于所述镜座。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安装模组包括设有贯通腔体的支架及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马达,所述马达、柔性电路板及滤光片构成用于容置图像采集传感器的容置空间,所述镜片组组装于所述马达,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镜片组对焦。
进一步的,所述马达采用步进马达、音圈马达或压电马达。
进一步的,所述滤光片允许通过的光波波长为850纳米及400纳米至600纳米。
进一步的,所述图像采集传感器采用CMOS传感器或CCD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镜片组设有至少一片镜片,所述镜片采用树脂镜片或玻璃镜片制成。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一个红外线发光源及如上所述的成像模组,所述红外线发光源靠近所述镜片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成像模组及移动终端采用双通道滤光片,使普通拍照摄影所需的可见光成像和虹膜成像所需的红外光均可通过成像模组并成像,通过后期图像处理可以分别完成正常拍照摄像和虹膜识别成像功能,满足了移动终端对结构堆叠的小型化功能集中化要求,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模组的滤光片的光线透射比随光线波长的变化示意图;
图3是第二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成像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模组10,用于实现虹膜识别及正常摄像。所述成像模组10包括柔性电路板11、图像采集传感器13、滤光片15、镜头安装模组17及镜片组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1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