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并条机上交叉同步带式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2299.1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9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周;张新江;任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20 | 分类号: | D01H1/20;D01H5/3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席树文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宝鸡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并条 交叉 同步带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并条机上的新型可靠上圈条传动系统,保证了并条机高速出条时,对上圈条有效的动力传递,避免了高速情况下传统齿轮传动下较高的噪音和零件磨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并条机上圈条传动系统中,大多采用了一个齿轮箱传动动力,在较低车速时,动力传递稳定可靠;随着并条机车速的不断提高至400米/分钟时,该齿轮箱就会加大磨损,产生较大噪音,设备无法正常运转。该齿轮箱在日常运转中易发生齿轮磨损,也易渗漏油,对生产造成了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重新设计了并条机的上圈条传动系统,取消了影响车速的齿轮减速器,全部采用了同步齿形带传递动力,传递动力可靠,张力调节方便;突破了原有传动车速不能高于400米/分钟的瓶颈,同时避免了传统并条机渗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用于并条机上交叉同步带式传动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并条机后压辊轴左端的作为动力输出的同步带轮、安装在并条机车面上的轴承座、导向轮座及张力调节座;且通过L1、L2、L3三级交叉式同步齿形带传动方式,将后压辊动力准确传递至上圈条。
在张力调节座上设置有可换式圈条张力牙。
L1、L2、L3三级交叉式同步齿形带传动方式构成为:在并条机后压辊轴左端安装同步带轮A,作为上圈条动力输出,在整机车尾齿轮箱与罗拉凳之间安装轴承座2,轴承座右端安装同步带轮B采用L1连接完成一级传递;在轴承座2左端采用同步带轮C,采用交叉式同步带的传递方式,通过导向轮座3上的两个导向轮,连接张力调节座上端的同步带轮D,完成传递方向的90度换向,该传递采用了L2完成;在张力调节座4的下端安装圈条张力牙5,与两个上圈条的同步带轮E,采用同步齿形带L3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并条机后压辊轴左端安装同步带轮作为动力输出,在并条机车面上安装轴承座,导向轮座及张力调节座等部件,各同步带轮之间通过三根同步齿形带连接,把动力传递至上圈条。在动力传递中采用了交叉式同步齿形带的传动方式,做到了传递方向的90度转换,减少了传动链;同时由于采用了齿形带,做到了传递准确避免了平皮带可能产生传递失效的问题。对各个整个上圈条传动比例做了合理配置,做到传动准确,结构可靠,安装方便,最后在圈条张力座上选配圈条张力牙来调节个条筒机型的圈条张力设置,快捷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结构进行说明:
1.在并条机后压辊轴左端安装A带轮,作为上圈条动力输出,在整机车尾齿轮箱与罗拉凳之间安装轴承座,轴承座右端安装B带轮采用L1连接完成一级传递;
2.在轴承座左端采用C带轮,采用交叉式同步带的传递方式,通过导向轮座上的两个导向轮,连接张力调节座上端的D带轮,完成传递方向的90度换向,该传递采用了L2完成,在该传动中充分考虑了交叉式同步带的传递特点,分配了较小的传动比例,使传动运转可靠,完成二级传递;
3.在张力调节座的下端安装张力调节牙,与两个上圈条的同步带轮E,采用同步齿形带L3连接,在该级传动中增加了两个固定轮,确保带轮传递过程中包角准确,完成三级传动;
4.该上圈条传动系统中,全部采用了同步齿形带传递动力,避免了平皮带会产生失效的问题,采用交叉时同步齿形带,实现了传递方向的90度换向,准确可靠,使上圈条的传动完全可以满足车速达到700米/分钟的需要,同时大大降低了噪音,保护了棉纺厂工人的身心健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宝成航空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2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