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加油排气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2638.6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丁一;闵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B60K15/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油 排气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燃料供给系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车用加油排气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法规的愈加严格,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种汽油车在线加油油气回收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在汽油车加油的过程中,油箱内部油蒸汽不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而是经过碳罐过滤吸收后,由碳罐排出新鲜气体。
对于油箱来说,需要加油限量阀来保证加油时足够的油气排出量,同时油箱上也需要重力阀,用以保证日常工作时的通气性要求。但是,这些阀体,在汽车动态运行中,尤其是加油限量阀,其内存有的油液难免会泄露到连接的通气管路中。
这些油液经过晃动极有可能进入到喷嘴连接的碳罐中,一旦油液进入到碳罐中,将会造成碳罐失效,从而造成部分或者全部油蒸汽无法吸收,直接排出大气造成环境污染。
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其图示出了一种传统的油气回收系统的油箱内部管路设计。通常情况下,汽油通过加油管15进入到油箱本体10中。此时,油箱内的油蒸汽受压力作用通过加油限量阀11,再经过连接管路和喷嘴12,最终进入到碳罐16。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一般是蒸发的气体通过重力阀13,再经过连接管路进入喷嘴12,最终进入到碳罐。
然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总会有少许液体通过加油限量阀11和重力阀13进入到管路中,之后又通过喷嘴12进入到碳罐中,从而造成碳罐失效。最终导致油蒸汽无法被碳罐有效吸收,直接排入大气,污染环境。
因此,确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既能满足油气回收的技术要求又能避免碳罐失效的油箱内部管路设计,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车用加油排气回收系统,其油箱的内部管路结构,能够有效的防止油液进入到碳罐中,并且同时满足汽油车的在线加油油气回收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用发加油排气回收系统,其包括油箱以及设置于所述油箱内重力阀、加油限量阀和喷嘴,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油箱内的积液盒,其中所述重力阀、加油限量阀以及喷嘴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积液盒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重力阀、加油限量阀通过所述积液盒与所述喷嘴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重力阀、加油限量阀通过管路与所述积液盒的一端连接,而所述喷嘴则通过管路与所述积液盒的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重力阀和加油限量阀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积液盒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积液盒内设置有单向阀,用以其内液体单向流出所述积液盒。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积液盒设置于所述油箱内部的上表面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喷嘴设置于所述油箱内部的上表面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积液盒设置有三个接口,所述重力阀、加油限量阀以及喷嘴分别通过管路与各自对应的所述接口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积液盒为方形中空壳体结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车用加油排气回收系统的油箱,其内部的管路,采用油液蓄积缓冲设计,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汽油车加油排气回收系统中存在的油液进入碳罐,造成其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车用加油排气回收系统的逻辑结构示意图,其中仅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油箱内部管路部分。
图2是现有技术中涉及的油气回收系统的油箱内部管路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26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电路板及智能终端
- 下一篇:太阳模拟器及其灯阵的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