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座悬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3952.6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5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安一领;毛向阳;阎礁;王朝营;黄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悬置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动力总成与车身之间的连接,尤其涉及一种底座悬置总成。
背景技术
底座悬置总成是汽车上连接动力总成和车身的重要组成,其能够降低动力总成传递到车身的振动。
现有技术中的底座悬置总成包括上壳体和底座,底座的结构限制了动力总成的-Z向定位,由于底座承受所有-Z向载荷,因此底座必须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钢板或铝合金材料。上述钢板或铝合金等金属材料重量高,增加了整车油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悬置总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降低底座重量,减少油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底座悬置总成,包括上壳体和底座,其中:还包括主簧和支臂;
所述主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所述主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臂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臂上设置有用于与动力总成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
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下方,且所述底座与所述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底座为尼龙底座。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上壳体为一体铸造成型。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上壳体上一体成型有钩状部,所述钩状部用于固定与车身相连的螺栓。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流道,流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内,且所述流道位于所述主簧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和所述主簧通过卡扣固定连接,将所述流道夹在所述底座与所述主簧之间。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支臂的材质为铝合金。
如上所述的底座悬置总成,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底座和所述上壳体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通过将底座设置为尼龙底座,在上壳体内设置主簧,通过主簧上的第一安装孔来固定支臂,利用支臂来固定连接动力总成,从而使来自动力总成的-Z向载荷施加在上壳体上,减轻了底座的载荷,从而降低了底座的重量,减少了油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与车身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悬置总成的结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底座悬置总成,包括上壳体1和底座2,其中,该底座悬置总成还包括主簧3和支臂4。
所述主簧3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的内部,所述主簧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支臂4的第一安装孔31,所述支臂4上设置有用于与动力总成相连接的第二安装孔41;所述底座2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的下方,且所述底座2与所述上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为尼龙底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主簧3上设置的第一安装孔31,其内部轮廓需要与支臂4的形状相适配,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31为梯形孔,支臂4插入第一安装孔31的部分外轮廓为梯形。支臂4上设置第二安装孔41,用于与动力总成相连接。动力总成与支臂4固定相连后,主簧3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减缓来自动力总成的振动。
通过支臂4来传递来自动力总成的-Z向载荷,通过上壳体上的-Z向限位来承受-Z向载荷,而不采用底座2来承载-Z向载荷,因此,使底座2可以采用机械强度较低的尼龙材料,可降低底座重量300g左右,降低了油耗。
优选的是,支臂4的材料为铝合金,在保证承载强度的同时,重量又不会太重。支臂4的形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其可以根据车身上的配置空间来进行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加强筋11,所述加强筋11与所述上壳体1为一体铸造成型,以对上壳体1起到加强作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加强筋11的数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提高上壳体1强度的同时,还要满足工艺的可实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39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轮驱动电动汽车底盘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语文教学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