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扬声器的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4289.1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5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史晓磊;朱永清;王晨东;田敏杰;顾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5/00 | 分类号: | B60Q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金玺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扬声器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载扬声器的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生产量的节节攀高,对汽车装配流水线的生产效率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车载扬声器,尤其是车门扬声器,通常需要一个或多个紧固件进行紧固安装,但是,由于车载扬声器通常安装在竖直平面上,操作人员在安装车载扬声器时,必须一只手扶住扬车载声器,另一只手进行紧固件的安装,从而导致车载扬声器的安装效率低下,并且安装十分不牢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扬声器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能够提高车载扬声器的安装效率,并且提高装配车载扬声器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车载扬声器的安装装置,包括与车载扬声器连接的安装架及与车身连接的固定架,所述安装架和所述固定架为可适配连接的环形架体,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设置有可压缩的垫棉,所述安装架的上部设置有卡扣,所述固定架在与所述卡扣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接豁口,所述卡接豁口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垫棉由发泡聚乙烯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的端部呈箭头状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豁口与所述卡扣的根部相适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所述卡扣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由钣金制成,所述固定架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扬声器的安装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并且可以实现车载扬声器的预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载扬声器的安装效率,并提高装配车载扬声器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车载扬声器的安装装置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车载扬声器的安装装置的固定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和图2所示,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扬声器的安装装置包括与车载扬声器连接的安装架1及与车身连接的固定架2,所述安装架1和所述固定架2为可适配连接的环形架体,所述安装架1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一通孔,所述固定架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从而便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螺栓,将所述安装架1紧固连接在所述固定架2上,最终实现所述车载扬声器的与车身的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安装架1的底部设置有可压缩的垫棉3,所述安装架1的上部设置有卡扣4,所述固定架2在与所述卡扣4相对的位置开设有卡接豁口5,所述卡接豁口5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1上的卡扣与所述固定架2上的卡接豁口5之间存在一定的干涉量,此干涉量在安装过程中可以由固定架2及可压缩的垫棉吸收,从而在安装架1插入固定架2后,会使卡扣4卡紧至在所述卡接豁口5内,进而便于操作人员解放手部的固定操作,即实现了车载扬声器的预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架1上的卡扣与固定架2上的卡接豁口5之间的干涉量优选地设置为1mm,当然,1mm的干涉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需要对干涉量进行适应性调整,此处不再赘述。
在进行车载扬声器安装时,首先将车载扬声器的安装架1的底部卡入固定架2,使安装架1底部的垫棉受挤压而产生压缩,然后推动车载扬声器上端,使车载扬声器以安装架1的底部边缘为轴旋转,所述安装架1上的卡扣4在卡入所述固定架2的卡接豁口,所述卡扣4的端部与卡接豁口之间存在约1mm的干涉量,但是由于垫棉的可压缩性和固定架2自身的柔性,该干涉量在安装时可以被完全吸收,从而使所述卡扣4能够顺利地卡入所述卡接豁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42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无线手机充电的内后视镜
- 下一篇:移动法庭车车厢的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