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混凝土用蒸汽管钢混组合底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5151.3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3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尹衍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润铸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王伟 |
地址: | 20012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混凝土 蒸汽 管钢混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预制混凝土用蒸汽管钢混组合底模。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房屋结构由预制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来实现,而预制构件的质量与精度,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及外观有着直接的影响;预制构件的模具在生产循环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效率。一般预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会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根据需要可选择自然养护、热模养护、覆盖养护或蒸汽养护等方式,以确保混凝土在预定的时间内可以达到需求的强度;现有热模养护中常见的做法是,预制件置于蒸汽管钢底模上,然后在预制构件的上方再覆盖养生用帆布,以保持预制件混凝土的环境温度及湿度。蒸汽管钢底模即钢底模与蒸汽管相结合,将蒸汽管置于钢底模的下方,利用蒸汽管通高温蒸汽后产生的热能,传热于钢底模表面使其升温,间接提高混凝土构件养生的环境温度。蒸汽管座以无缝钢管制作,以U型环绕方式确保传热分布均匀。由于蒸汽管钢底模常因生产过程的震捣、上方模具的拆组、长期反复的混凝土荷载、预制构件脱膜时的吸附力等等,造成钢底模面板的变形,产品质量下降,最终使得钢底模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结构预制混凝土用蒸汽管钢混组合底模,该底模在平整度的变形控制及蒸汽燃料费的支出方面得到显著改善,且延长的底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混凝土用蒸汽管钢混组合底模,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立体底模框架和蒸汽管,立体底模框架设有顶板,顶板下方设有与顶板结合的混凝土层,蒸汽管埋设于混凝土层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蒸汽管采用U型环绕方式排布在混凝土层内。
所述顶板下表面设有与混凝土层结合的加焊剪力钉,位于所述顶板下表面的 底模框架设有由槽钢构成的区格框架层,所述蒸汽管埋设在区格框架层内,所述槽钢上设有水平加焊剪力钉,所述区格框架层填充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
所述区格框架层设有填充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网或钢丝网。
所述顶板为厚度为10-12mm的钢板,所述区格框架层的高度为200mm;所述区格框架层的每个区格大小为:长890mm,宽600mm;所述混凝土的厚度为100-120m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在立体底模框架底板和框架顶板之间浇筑一定厚度的钢筋混凝土层,并且在底板及四周加焊剪力钉,藉此以提高底座表面的刚性及整体稳定性,可减少自重及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另外,为确保蒸汽热能不被混凝土阻隔而降低养生效果,将蒸汽管埋设于混凝土层当中,以利于对框架顶板进行热传导。
本实用新型改善了原来钢底模的整体劲度,增加了使用寿命,相对降低了设备摊提的固定成本,同时也提升生产构件的质量。另外,本实用新型底模的混凝土层通蒸汽后,由于蓄热效应,提供了良好的保温能力,可以减少蒸汽的使用量,属于相对节能的生产方式,符合现行政府大力推广绿色生产及绿色施工的宗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未填充混凝土)。
图4是现有底模与本实用新型底模使用时KT板覆盖养生时温度变化曲线。
图中标号:1立体底模框架、2蒸汽管、3顶板、4混凝土层、5加焊剪力钉、6水平加焊剪力钉、7槽钢、8钢丝网。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蒸汽管钢混组合底模,包括立体底模框架1和蒸汽管2,蒸汽管以无缝钢管制作,以U型环绕方式确保传热分布均匀;立体底模框架由钢板(即顶板3)、型钢、槽钢7等组合形成,顶板3下表面的底模框架设有由多个槽钢7组合构成的区格框架层,蒸汽管2穿过槽钢7上所设的孔以U型环绕方式埋设在区格框架层内,槽钢上设有水平加焊剪力钉6,区格框架层填充混凝土形 成混凝土层4。
进一步,区格框架层设有填充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网或钢丝网8。
具体实施时,顶板为厚度为10-12mm的钢板,区格框架层的高度为200mm;区格框架层的每个区格大小为:长890mm,宽600mm;混凝土的厚度为100-120mm。
产品性能测试
一、剪切承载力及抗拉拨承载力试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润铸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润铸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51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搅拌站骨料场环保封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陶瓷压砖机伺服顶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