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接头动脉留置血气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5337.9 | 申请日: | 2014-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3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闻;李晓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地址: | 10085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头 动脉 留置 血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接头动脉留置血气针,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危重病人如休克病人、一些心脏手术和其他重大手术时,对血压进行实时变化的监测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就需要采用有创血压监测技术来实现。有创动脉测压可以提供直接采集血标本的机会,减少了病人血液检查的有创操作,现在的操作在采集血气及标本时需要2~3个独立的空针,需要于动脉留置针单独连接2~3次,在采集标本的同时增加了血液污染的机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接头动脉留置血气针。
一种多接头动脉留置血气针,第一胶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接头,第一接头的外圆周连接螺旋接头,第一接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堵头,第一胶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胶管和第三胶管,第三胶管连接第四胶管,第二胶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针管,第三胶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针管,第四胶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头,第二接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堵头,第二接头能够连接针管,第一针管与第二胶管的连接处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密闭夹,第二针管与第三胶管的连接处的前端连接有第三密闭夹,第二接头与第四胶管的连接处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密闭夹。
第一针管的针管前端能够连接血气针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适用于休克、重症疾病、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进行大手术或有生命危险手术病人的术中和术后监护、其他存在高危情况病人的监护。
本实用新型只需要于动脉留置针连接一次,在采集过程中不需要多次更换注射器,减少了污染。(若采集大量标本可以提前选择好合适注射器连接于备用接头,标本采集过程中可以减少连接次数。)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如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所做的许多修改和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接头动脉留置血气针,第一胶管1的一端连接第一接头15,第一接头15的外圆周连接螺旋接头5,第一接头1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堵头4,第一胶管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胶管11和第三胶管12,第三胶管12连接第四胶管13,第二胶管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针管2,第三胶管1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针管3,第四胶管1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接头9,第二接头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堵头14,第二接头9能够连接针管,第一针管2与第二胶管11的连接处的前端连接有第一密闭夹6,第二针管3与第三胶管12的连接处的前端连接有第三密闭夹8,第二接头9与第四胶管13的连接处的前端连接有第二密闭夹7,第一针管2的针管的前端能够连接血气针帽10。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是只要实质上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及效果可以有很多的变形,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这样的变形例也全部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5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