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科学递补的双向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6016.0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9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飞;杨远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00 | 分类号: | H04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42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科学 递补 双向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属于机电结合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中,开门与关门在生 活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也是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如果在这一环节实现进步,必定会增加亮丽的时尚元素。而且会改变用机械钥匙开门的历史。
纵观市场,虽然有了电话开门的产品,但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只能电话开门,无法电话关门,又如密级不够高,易被人破解而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又如远距离遥控时受天气与周围环境的影响使信号不准确等,这是十分值得重视的问题。
电源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电子设备的可靠性,配套电源性能好,电子设备相对的性能就好,因此电源在电子设备中占据了很关键的部分。
在现在的稳压电源中,通常都是以78系列为代表性,而这种稳压,输入端电压不能超过30V,而雷击时的过压,很大部分都超过了100V,因此,78系列的集成稳压电路在防雷上,还十分薄弱,容易损坏,假如用一78系列集成电路作备份,在一路损坏后,另一路进行递补,那么一路损坏后,另一路如何递补,因为不能简单地采用两块集成电路并联的方法来实现,那样将产生新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可靠性,对电源的提升至关重要。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解决,因而导致了电话开门类产品的发展与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实施一种电话开门,它机电合一,线路简单,能克服困难同有产品存的密级低的问题,配合一种能科学递补的电源,任何时候都能保证产品优良的工作性能,提升了电话开门类产品的性能。
本发明采取的措施是:
1、一种科学递补的双向控制器由能科学递补的两用电源,手机,多功能插座,分立式开关逻辑电路,无线电遥控发射电路,减振物,装机盒,手机电源匹配器共同组成。
其中:能科学递补的两用电源由两个稳压单元、两个过流保护单元、过压保护电路、充放电单元与平衡二极管共同组成。
其中:两个稳压单元是由第一稳压单元与第二稳压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成对称式;两个过流保护单元由第一过流保护单元与第二过流保护单元组成,两个单元成对称式。
第一稳压单元是:第一调整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整流输出,调压稳压管的正极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负极串联一个电压精调电阻后到地线,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了过压保护支路,稳压单元上偏电阻一边端头连接了整流输出,另一边端头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了第一过流保护单元。
第二稳压单元是:第二调整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调整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在一起都接在整流输出上,第二调整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在一起,第二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了第二个过流保护单元。
第一过流保护单元是:第一过流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一过流保护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两路,一路是连接第一稳压单元隔离二极管的正极,另一路是连接了第一过流保护显示发光管的负极,第一过流保护显示发光管的正极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
第二过流保护单元是:第二过流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调整三极管的发射极,第二过流保护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两路,一路是连接第二稳压单元隔离二极管的正极,另一路是连接了第二过流保护显示发光管的负极,第二过流保护显示发光管的正极连接第二调整三极管的基极。
充放电单元:第一稳压单元隔离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稳压单元隔离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成为浮充接点,浮充电阻的一端连接到浮充接点上,浮充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两路,一路是连接了蓄电池,另一路连接放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整流控制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整流输出,整流控制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放电三极管的基极,放电三极管的基极还连接了一个基极受控电阻到地线,放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输出,成为电压输出端。
平衡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浮充接点,负极接到放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上成为电压输出端。
过压保护电路由一只过压保护稳压管与防雷管组成,防雷管安在整流输出与地线之间;过压保护稳压管的正极连接第一调整三极管的基极,负极接地线。
无线电遥控发射电路由发射电路、铜箔天线、外接天线组成。
铜箔天线是英文大写字母U的倒立形式,铜箔天线的铜箔宽度为2mm,左右为两条垂直的铜箔长度为30mm,两条垂直的铜箔之间的距离为20mm,吻接两条垂直铜箔的弧形铜箔的高度为4.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尊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60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机群防撞系统
- 下一篇:多工位自动旋转送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