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吊式锅炉冷态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6192.4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4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李军;蒋蓬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吊 锅炉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悬吊式锅炉冷态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炉内的燃烧工况,而燃烧工况的性能关键取决于燃烧器及炉膛的空气动力场工况,良好的空气动力场工况对炉内燃烧的影响非常大,所以燃煤电厂锅炉的空气动力场对锅炉的实际燃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冷态试验可以消除燃烧器方面的缺陷,探讨燃烧器及射流的特性,从而对燃烧器进行预调整,为锅炉热态燃烧调整指明方向和减少热态调整的盲目性和试验工作量。根据燃烧器及射流的特性不仅可以确定燃烧系统的均匀程度、流体动力特性,还可以确定影响锅炉充满度的各种因素以及炉内结焦的空气动力场机理。
为了判断炉膛的空气动力场工况的优势,就需要对其进行试验观测、记录,这在热态是很难实现的,通常采用冷态模拟热态的方法,即:在冷态下,按一定的要求对炉膛进行通风,观测炉膛内气流的流动状况,这就是所谓的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观测方法主要包括:飘带法、烟花示踪法、测量法以及计算机数值模拟法,其中:飘带法、烟花示踪法能测出气流的方向,但无法得出速度的大小。计算机数值模拟法通过计算得到燃烧场是计算域内的一个完整场,可以显示计算域内任何地方的速度、压力、温度,或是整个区域内的分布规律,但准确度难于确定,测量法利用测速管和风速仪等,测点燃烧器射流和炉内速度场,测量法只能测出气流速度的绝对值,不能测出气流的方向,通常测量法和飘带法或烟花示踪法等相结合是最常用的方法。
测量法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要利用测速管或风速仪测量风速,往往需要人员在锅炉里的燃烧器出口进行测量,而燃烧器在锅炉的标高较高,同时锅炉里的环境非常恶劣,在锅炉里的燃烧器出口进行测量较危险,而测量时仪器暴露在带灰的环境里,使测量往往不够准确。而飘带法和烟花示踪法的往往需要照相,为了达到全拍的效果,也需要工作人员从锅炉较高处进行拍摄,也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实施的测量法和飘带法或烟花示踪法相结合的方式,往往要花较长的时间去完成,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人工无法精确的定位测量仪器的高度,导致测量精度较低、试验周期长,同时对人员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新型锅炉低氮燃烧器功能区分析:
(1)主燃区:煤粉燃烧的主要区域,整个炉膛的大部分热量在该区被释放出来,煤粉在主燃区着火、燃烧,释放出煤粉中大部分氮元素,生成NOx及HCN/NHi等中间产物
(2)还原区:主燃烧器上部到低位燃烬风之间的区域,主燃区生成的NOx与HCN/NHi等中间产物发生还原
(3)燃尽区Ⅰ:部分燃尽风喷射进入炉膛,促进煤粉的进一步燃烧,同时保持该区域还原性气氛,抑制并还原该区域NOx
(4)燃尽区Ⅱ:剩余的燃尽风喷入炉膛,并在该区造成富氧状态,以促进所有剩余煤粉的燃尽。
燃尽区接近炉膛上方,大型炉膛高度一般50米以上、最高的可达到100米以上。如果采用垂直高度的伸缩段提升高度有限,无法实现测量炉膛上方燃尽风,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悬吊式锅炉冷态试验装置,实现了仪器可以在锅炉内部到达任意的位置,达到了全面测量锅炉内动力场的效果,而且保证的工人的安全,节约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吊式锅炉冷态试验装置,包含有电动转盘、电动推杆、吊绳、滑轮,所述电动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转盘上,所述电动推杆另一端通过固定器固定有用于锅炉冷态试验的仪器;
所述吊绳一端连接电动转盘,所述吊绳另一端通过固定于锅炉顶部的滑轮,然后从锅炉上的一次风入口穿出,活动连接在外部固定物上;
所述固定器包含有固定槽、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槽的一侧槽片上设置有若干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通过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通过其内部的螺纹与固定螺栓上的外螺纹连接,通过螺纹孔的固定螺栓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吸盘,所述定位吸盘与固定槽的另一侧槽片共同将用于锅炉冷态试验的仪器和电动推杆固定在二者之间。
所述用于锅炉冷态试验的仪器通过电缆连接外部的数据显示与处理装置,所有仪器中的电缆均穿过盛放电缆的管体,然后通过一次风入口或二次风入口与外部的数据显示与处理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未经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6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油田油管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白油陶瓷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