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钢片重载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7436.0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4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捍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禾一离合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52 | 分类号: | F16D13/5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13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片 重载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离合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多片油浴式离合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离合器是设在发动机和后传动系统之间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就是用来传递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动力的目的是将发动机的动力逐渐传给驱动轮,进而使车辆前进;切断动力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让变速机构齿轮在没有负荷的条件下进行切换,便于换档。而且,当车辆突然遇到较大冲击时,离合器能在主动磨擦片和被动磨擦片之间产生打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力对发动机的冲击,从而能对发动机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离合器对于机动车辆来说非常重要。
摩托车离合器内的主要部件是磨擦片,该摩擦片位于中心套和压盘之间,分为主动磨擦片和被动磨擦片。主动磨擦片通过齿轮与发动机曲轴连成一体;被动磨擦片也是通过齿轮与变速箱的主动轮连成一体。一般摩托车离合器都有多片主动磨擦片和多片被动磨擦片,二者间隔放置且为同心圆。当主动磨擦片与被动磨擦片在中心套、圆柱螺旋弹簧和压盘的作用下结合在一起时,发动机的动力通过摩托车离合器被传送到变速箱,即可驱动车辆行驶。当撤去作用在压盘上的压力后,主动磨擦片与被动磨擦片由结合状态变为分开状态,主动磨擦片随发动机旋转,被动磨擦片随变速器的主动轴转,动力传递被切断,即可使变速机构齿轮在没有负荷的条件下进行切换。
摩托车常用的离合器有离心式离合器和多片油浴式离合器。对于多片油浴式离合器来说,除了主动磨擦片和被动磨擦片之间的磨损外,还有摩擦片与中心套的摩擦面(摩擦面即指可与摩擦片贴合并产生摩擦力的端面)以及压盘的摩擦面之间的磨损。目前,市场上已经有成熟的技术将摩擦片的摩擦材料改良,以使得主动磨擦片和被动磨擦片耐高温及磨损。但是,由于中心套和压盘主要材料为铝合金,而铝合金材质极易磨损。尤其是三轮车类的摩托车离合器,使用环境多为恶劣环境,尤其以超载、泥泞道路工作为主,多数情况下在低速、大扭矩、剧烈震动下振动运作,因此对离合器中心套和压盘的可靠性、耐磨性、耐久性和操作舒适性都有很高的要求。这种摩擦片与中心套以及压盘之间的早期磨损,更加导致离合器的频繁失效而更换。
通过路试强化试验获得中心套以及压盘的磨损数据:摩托车经过正常的20000公里的路试或者200小时的台架测试后,中心套和压盘的摩擦面,即与主动摩擦片贴合的端面,其磨损量通常能达到0.3~0.6mm。中心套和压盘两者的磨损量相加就会达到0.6~1.2mm,如此大的磨损量,导致离合器系统设计尺寸链失效,对中心套和压盘施加工作压力的圆柱螺旋弹簧,其工作长度少压缩0.6~1.2mm,压力大大降低,主动摩擦片无法与中心套和压盘的摩擦面紧密贴合,如此更加加剧打滑磨损,进而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心套以及压盘均具有较高耐磨性的全钢片重载离合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钢片重载离合器,包括压盘、中心套、多个主动磨擦片、多个从动钢片以及两个环形结构的保护片。中心套与压盘活动连接且同轴设置,压盘具有轴向自由度,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均套设在中心套上,主动摩擦片和从动钢片依次间隔叠放。保护片一端面上开设有防转槽,中心套和压盘的摩擦面上固定连接有与防转槽相适应的防转凸起,中心套和压盘分别与保护片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的全钢片重载离合器,因中心套和压盘分别与保护片固定连接,在压簧的作用下,中心套和压盘通过保护片将主动磨擦片和从动钢片压紧贴合,通过摩擦力将发动机的动力逐渐传给后传动系统,此时,由于主动摩擦片与保护片紧密贴合并产生摩擦,可以避免中心套和压盘的磨损,进而提高其耐磨性能,增加其使用寿命。由于保护片一端面上开设有防转槽,中心套和压盘的摩擦面上固定连接有与防转槽相适应的防转凸起,当保护片与主动摩擦片之间压力过大,即摩擦力过大时,保护片不会与中心套或压盘发生相对转动,可防止保护片因转动而对中心套或压盘磨损,进一步避免中心套和压盘的磨损,降低使用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全钢片重载离合器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转槽的横截面为梯形,防转槽的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宽度。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防转凸起与防转槽卡接在一起,防转槽采用槽底宽度大于槽口宽度的结构,可防止防转凸起从防转槽内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禾一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禾一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74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