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国画立体光显装裱画框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447855.4 申请日: 2014-08-11
公开(公告)号: CN204378640U 公开(公告)日: 2015-06-10
发明(设计)人: 尹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 尹建昌
主分类号: A47G1/06 分类号: A47G1/06;B44C5/02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100052 北京市西城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国画 立体 装裱 画框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国画立体光显装裱画框,属中国绘画装裱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中国画装裱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其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巨大贡献,是人类的一大发明。但时至今日,社会的巨大变迁,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改变,这种技术面临巨大挑战。存在“三个不适应,两大挑战,一个不足。”

1、三个不适应:一是空间不适应。现建房屋一般层高2.7米,卷轴画很难悬挂。尤其古画多在2.5米以上。二是效果不适应。由于手工装裱技术人才缺乏,多做不到薄、平、光、软这一点,裱的画悬挂后,表面凹凸不平,很难看。并且,画作长期悬挂后容易沾染灰尘,无法清洗,更会烟熏变黄。宫廷框装裱、欧式金框装裱和一些常见框裱缺乏现代感,跟不上家居装修发展步伐,与家居不协调,也不被人看好。三是价格不适应。宫廷装裱画框材料好,裱4尺整张价格几万元。同样尺寸日式装裱画框,少则1500元,多则上万元,很难满足大众需求。

2、两大挑战:一是胶裱广泛流行,给中国画致命一击。由于中国画装裱技术要求很高,不容易做到平整,于是简便、省事儿,易平整的胶裱广泛流行,占市场份额80%,这种装裱,以后书画不能揭裱,无法流传、是对中国画的技术上致命一击。二是卡纸装裱画框、日式加套装裱画框的应用,又对中国画技术上致命一击。因为这种装裱只需对国画托一层纸即可。现在高端画廊、展览会都在广泛应用。

3、一个不足:无论什么装裱,主要目的是凸显画面,使作品充分体现艺术效果。已往装裱绘画与裱边在一个平面上,视觉上缺少自然光觉,没有焦点透视变化,形不成虚实相间的空间感。特别是中国水墨画、书法,只求光觉,缺少视觉中的另一元素色觉,因此,给人的视觉感知不足,存在技术偏见。另外,国画装裱缺少强烈的对比色的应用,特别是宋代以来一直流行的苏裱,裱边大多为浅绿、浅灰、米黄、白色,只求淡雅,画面不够凸显。框裱因与绫边连接,只起边线的作用。展示不足。中国画手卷一般2至10米,过去多案头展示,内容为文人所理解。藏多展少,尤其搏物馆、拍卖会柜台展示,一幅作品,一眼看不了全面,要边走边看。三、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采用多种材料,提供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长方、方、圆、弧形立体装裱画框,即立体光显装裱画框。装裱画框由4根2cmx8cm框边构成。框边由平面改为立面,正面边宽2cm,侧面8cm,4根各两端直角90度连接,组成装裱画框。前面装玻璃或亚克利板,后装背板,形成立体空间。把传统手工装裱的国画镜片贴在玻璃或亚克利板后面,与4边距离7cm。画框

三、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方案采用多种材料,提供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长方、方、圆、弧形立体装裱画框,即立体光显装裱画框。装裱画框由4根2cmx8cm框边构成。框边由平面改为立面,正面边宽2cm,侧面8cm,4根各两端直角90度连接,组成装裱画框。前面装玻璃或亚克利板,后装背板,形成立体空间。把传统手工装裱的国画镜片贴在玻璃或亚克利板后面,与4边距离7cm。画框 后面装木龙骨三合板背板。或做一与国画镜片4边小1cm的木龙骨三合板板,将国画镜片用浆糊贴板上,用4根7cm长不锈钢u形架固定在背板上。

卷轴画两头与以往相反方向“背面”卷起,画面正面紧贴玻璃或有机玻璃背面。天杆插入直径4cm,一端有3mm开口槽的两根有机玻璃空心管中,向后卷起;有机玻璃空心管两端各均匀打6个孔,挂于挂钩上,通过磁铁或镙钉与背板连接。轴头一端也用有机玻璃空心管向后卷,放置连接背板轴托架上,通过磁铁或镙钉与背板连接。

画框与背板内侧颜色一致,亚光透木纹,对比色映衬:有金色、银色、胭脂红、大红、深绿、苹果绿、三绿、黑色、深灰色、花青色、胡桃木色、紫檀色、黄花梨木色、白色、松木白色,有机玻璃羊脂玉白色、珍珠白色、鸡油黄色、鸡血石红色、汝窑天青色。

画框前面阴、阳刻、两侧透雕呼应花纹,有松、竹、梅、连笔回纹、冰梅纹、葡萄及叶纹、葫芦和叶纹、云纹、云鸟纹、卷草纹、八宝纹、圆形钱纹。画框前面可平面、或刻泥鳅背纹。

背板相应刻花纹或局部刻花纹,或贴麻布。

金镶玉装裱画框:带有回纹“富贵不到头”的金色画框4根连在一起组成装裱画框,前面装上玻璃或亚克利板,把装裱好的国画獍片贴于框内玻璃或亚克利板上,与4边距离7cm.内框及背板内侧贴上2mm厚喷砂有机玻璃,装上背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建昌;,未经尹建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78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