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热处理炉开放式强制排烟管道补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49250.9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斌;李立强;刘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00 | 分类号: | C21D1/00;C21D9/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热处理 开放式 强制 烟管 补偿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烟管道补偿机构,具体的说是卧式热处理炉开放式强制排烟管道补偿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卧式热处理炉的排烟采用的是钢制管道强制排烟方式,由于排烟温度较高,需要考虑管道膨胀的吸收,但由于排烟管道一般直径较大,从节约成本考虑一般不设置金属膨胀节,而是采用将管道分段安装,各段接口隔开一定距离(一般是最大膨胀量),一端焊接环板,另一端插入环板与之配合,通过管道在环板内滑动来实现管道膨胀的吸收。此种方式由于环板与管道存在较大间隙(即所谓的开放式),导致烟气负压将大量冷空气吸入烟道,一方面烟气的余热有相当一部分被浪费,另一方面增加了烟气流量和烟气的密度,额外增加了风机的负荷;有些设计为了减小冷风吸入量将套管的间隙做的很小,这就给排烟管道制作和现场安装带来很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卧式热处理炉开放式强制排烟管道补偿机构,降低冷空气吸入量、施工方便、设备紧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卧式热处理炉开放式强制排烟管道补偿机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内环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内环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间隙的口径,内环板套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外部并遮住所述间隙;
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内环底板、外环板、外环底板、纤维毯、一对法兰和紧固件;
内环板一端通过内环底板与第二管道焊接连接;
外环板的直径大于内环板的直径,外环板套在内环板外部,外环板一端通过外环底板与第二管道焊接连接;
一对法兰,它们套在第一管道的外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中,外环板的另一端和内侧的一个法兰焊接连接,外侧的法兰与第一管道滑动连接;外环板和内环板之间填充纤维毯。
所述的卧式热处理炉开放式强制排烟管道补偿机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它们分别设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端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吸收排烟管道的热膨胀,与金属膨胀节相比具有同样的功能,且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对比传统意义的开放式管道补偿机构,可以最大限度降低冷空气的吸入,将高温气体的热量尽可能的回收利用,这样就可以降低燃料消耗量;另一方面设备的接口形式采用法兰式,便于现场拆装补偿器和更换填充的纤维毯,支撑板可有效防止接口变形,可以为现场施工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热处理炉开放式强制排烟管道补偿机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和内环板3,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4,内环板的直径大于所述间隙的口径,内环板套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外部并遮住所述间隙;
它还包括内环底板31、外环板5、外环底板51、纤维毯6、一对法兰71、72、紧固件8、两个第一支撑板9和两个第二支撑板10;
内环板一端通过内环底板与第二管道焊接连接;
外环板的直径大于内环板的直径,外环板套在内环板外部,外环板一端通过外环底板与第二管道焊接连接;
一对法兰,它们套在第一管道的外部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其中,外环板的另一端和内侧的一个法兰焊接连接,外侧的法兰与第一管道滑动连接;外环板和内环板之间填充纤维毯。
两个第一支撑板和两个第二支撑板分别设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端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49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感应加热退火炉
- 下一篇:一种澄油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