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钢阀井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0508.7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邢世才;武志敏;王玉国;唐绍福;闫志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E02D29/12 | 分类号: | E02D29/12;E03F5/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张海霞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式钢阀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室内或室外的燃气、给水、消防、采暖等管道上进行计量及切断检修用的阀井。
背景技术
目前,给排水、采暖和燃气等市政行业通常采用砖砌阀井或现浇钢筋混凝土阀井,主要用于计量和切断检修,便于管理和运行维护。
1、砖砌阀井:主要用于无地下水情况。具体的施工及做法:现场砖砌井壁,上置井盖,管道穿井壁采用预埋钢套管,套管内用沥青麻丝填实,穿管与井壁洞口的间隙采用柔性材料封堵。存在的缺陷:施工方法原始,施工周期长,使用寿命较短,常常发生阀井塌陷、漏水、冻胀下沉等问题。
2、钢筋混凝土阀井:主要用于有地下水情况。施工及做法:现场施工制作混凝土井壁、井盖及底板,管道穿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预埋防水钢套管,穿管与井壁洞口的间隙采用柔性材料封堵。存在的缺陷:施工周期长,井壁及管线预留孔洞处渗水,造成井内积水,影响阀井内阀门的使用和计量表的准确。而在常规的阀井设计中,对于阀井内的防渗积水处理、便于检修的平台板设计及防盗井盖的设计,更是考虑不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钢筋混凝土阀井和砖砌阀井的不足,提供一种集成式钢阀井,该集成式钢阀井包括若干在工厂预制完成的模块,模块规格可根据现场施工的要求进行设计,确保了现场施工的简化,缩短了施工周期,并有利于保证施工质量,从而延长阀井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钢阀井,包括圆形或方形的井筒,井筒上设置井盖,井筒壁上设置若干条加强肋,井底固定两个支墩,并在井底设置积水坑,井筒的下部设置两个穿孔,两穿孔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穿管穿过两穿孔并在穿管与穿孔的纵向间隙之间设置密封环,两支墩支承穿管,并在井筒内的这一段穿管上安装两个阀门,两阀门之间安装水表。
集成式钢阀井采用圆形井筒时用的加强肋为环状加强肋,采用方形井筒时用的加强肋为纵向加强肋及横向加强肋。
为了方便进入井筒的操作,在井筒内壁上设置爬梯。
井筒体积大时,为了方便操作,在井筒内设置操作平台。
为了防盗及井筒内的保温需求,设置保温及防盗井盖,并在井筒内壁设置保温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钢阀井的优势在于可在工厂预制,从而能够实现标准规格批量生产成品,阀井里的管线、阀门、计量表工厂化组装,能够保证产品质量。阀井外壳和阀井内工艺等形成一个整体,防水防渗效果尤为突出。对原技术现场施工路由和地下水位影响施工的条件要求降低。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钢阀井还具有方便施工、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特点,且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大大缩短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井筒为圆形的集成式钢阀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向剖视图。
图3是井筒为方形的集成式钢阀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由图1结合图2、图3所示:一种集成式钢阀井,包括圆形或方形的井筒3,井筒3上设置井盖6,井筒壁上设置若干条加强肋5,井底2固定两个支墩9,并在井底设置积水坑1,井筒3的下部设置两个穿孔,两穿孔的中心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穿管8穿过两穿孔并在穿管与穿孔的纵向间隙之间设置密封环11,两支墩9支承穿管8,并在井筒内的这一段穿管上安装两个阀门14,两阀门之间安装水表15。
集成式钢阀井采用圆形井筒时用的加强肋为环状加强肋13,采用方形井筒时用的加强肋为纵向加强肋16及横向加强肋17。
为了方便进入井筒的操作,在井筒内壁上设置爬梯4。
井筒体积大时,为了方便操作,在井筒内设置操作平台18。
为了防盗及井筒内的保温需求,设置保温及防盗井盖7,并在井筒内壁设置保温层(图中未示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石油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05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