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色瓢虫卵卡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0948.2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侯峥嵘;郭喜红;尹哲;李金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瓢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昆虫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色瓢虫卵卡。
背景技术
瓢虫为鞘翅目瓢虫科圆形突起的甲虫的通称,全世界有超过5,000种以上的瓢虫。其中异色瓢虫在亚洲具有广泛分布,是常见的蚜虫天敌,能捕食多种蚜虫、蚧虫、木虱、蛾类的卵及小幼虫等,此外它还能捕食其它瓢虫。异色瓢虫移动性强,可在很大范围内搜寻寄主,迅速控制蚜虫等小个体害虫的种群数量。异色瓢虫的卵在3~6天内孵化,整个幼虫阶段和成虫均可捕食蚜虫、介壳虫、木虱、鳞翅目昆虫的卵和小幼虫。成虫寿命较长,可生活几个月,有的长达1~2年。大龄幼虫平均每天捕食100多只蚜虫,其速度与使用化学农药相当,是很好的生物防治的物种。
使用瓢虫的方法主要包括:
释放卵:傍晚或清晨将瓢虫卵卡悬挂在蚜虫为害部位附近,幼虫孵化后即能够取食到猎物。
释放幼虫或成虫:将瓢虫成虫或幼虫撒在蚜虫为害严重的枝叶上。
异色瓢虫成虫羽化后5天左右开始交配,交配后5天左右开始产卵。一生需多次交配才能提高孵化率。雌虫一生可产10-20个卵块,单雌产卵量在300-500粒。异色瓢虫卵约1mm大小,产卵后3、4天后孵化出幼虫,对孵化需要较为温和的温度条件和光照。瓢虫卵属于活体商品,不能长时间储存;不适当的搬运或运输对虫卵和幼虫会造成人为伤害。因此,植物保护机构需要采用适当的容器来给种植者提供异色瓢虫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异色瓢虫卵卡。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异色瓢虫卵卡,其特征在于,所述异色瓢虫卵卡由一片纸板折成,纸板上方开有狭缝(4),纸板下方设置有插片(6),所述纸板在中间沿底边平行的两个折缝(7)处弯折,纸板下方的插片(6)插入狭缝(4)内固定,构成侧面投影为长方形、截面为三角形的卵卡。
其中,所述狭缝上方的纸板开有用于悬挂的孔,孔的边缘至纸板边缘之间开有一条直线形状的撕开线(2)。
优选地,所述纸板厚度为1mm。
其中,所述异色瓢虫卵卡底边宽30-35mm,高度50-60mm。
所述异色瓢虫卵卡的使用方法:
异色瓢虫成虫产卵后,将新产卵块粘到本异色瓢虫卵卡的纸板一侧,将粘有虫卵的一侧作为内侧,纸板经过中间和底边平行的两个折缝处弯折,纸板下方的插片插入狭缝内固定,构成侧面投影为长方形、截面为三角形的卵卡。该卵卡在使用时,将沿撕开线(2)撕开,连同开孔构成挂钩悬挂在植株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异色瓢虫卵卡既是虫卵的包装装置,也是虫卵的释放装置。其具有释放简单,操作便利的优势,可实现虫卵远距离运输。使用时便于悬挂。该卵卡结构还可以给异色瓢虫虫卵提供避光、避雨的环境,提高了瓢虫幼虫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色瓢虫卵卡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异色瓢虫卵卡的正面视图。
图3为构成卵卡的纸板展开图。
图中,1、孔;2、撕开线;3、卵卡的前面;4、狭缝;5、卵卡后面;6、插片;7、折缝。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以下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使用的手段,如无特别说明,均使用本领域常规的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包装容器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异色瓢虫卵卡,该异色瓢虫卵卡由一片纸板折成,纸板上方开有狭缝4,纸板下方设置有插片6,狭缝上方的纸板开有用于悬挂的孔1,孔的边缘至纸板边缘之间开有一条直线形状的撕开线2。纸板的厚度为1mm。该异色瓢虫卵卡底边宽35mm,高度55mm。
纸板展开的形状见图3。以纸板中间的两条横线为折缝7,将纸板经过沿折缝7的两次横折,纸板下方的插片6插入狭缝4内固定,构成侧面投影为长方形、截面为三角形的卵卡。以折缝7为分界,折缝上方构成卵卡的前面3,折缝下方构成卵卡的后面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未经北京市植物保护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0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钓鱼伞、钓鱼灯支架
- 下一篇:一种振动造浪增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