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轮罩护板的注塑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393.7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9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田荣可;蔡祥力;张建春;于正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B29C45/2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轮罩护板 注塑 成型 模具 | ||
1.一种汽车轮罩护板的注塑成型模具,所述汽车轮罩护板在其产品的正面和背面具有形成倒扣的多个倒扣部件,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前模(1)和后模(2),所述前模(1)和所述后模(2)合模在一起,形成所述汽车轮罩护板的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1)上设置有第一行位机构(3),所述后模(2)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3)匹配的第二行位机构(4),所述后模(2)上还设置有第三行位机构(5)和第四行位机构(6),以及用于将所述汽车轮罩护板沿垂直于所述倒扣部件的倒扣面的方向从所述后模(2)上顶出的顶出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罩护板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位机构(3)包括第一行位(31)、第一行位转接块(32)、第一行位座(33)、第一油缸(34),其中,所述第一行位(31)设置在所述前模(1)位于合模的端面上,所述第一行位转接块(32)设置在所述第一行位(31)的上侧,且所述第一行位转接块(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行位(31)连接,所述第一行位转接块(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位座(33)连接,所述第一油缸(34)与所述第一行位座(33)连接,所述第一油缸(34)驱动所述第一行位座(33)作水平运动,所述第一行位转接块(32)用于将所述第一行位座(33)的水平运动转化为沿垂直于产品倒扣件的倒扣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行位转接块(32)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行位(31)沿垂直于所述倒扣部件的倒扣面的方向脱离产品倒扣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轮罩护板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行位机构(4)包括第二行位(41)、第二行位转接块(42)、第二行位座(43)、第一斜导柱(44)、第一T型块(45),所述第二行位(41)设置在所述后模(2)位于合模的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一行位(31)相匹配,所述第二行位转接块(42)设置在所述第二行位(41)的下侧,且所述第二行位转接块(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行位(41)连接,所述第二行位转接块(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行位座(43)连接,所述第一斜导柱(44)设置在所述第二行位座(43)上,所述第一斜导柱(44)带动所述第二行位(41)沿着所述第一斜导柱(44)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T型块(45)带动所述第二行位(41)水平滑动并形成第一型腔,所述第一型腔为所述顶出机构(7)提供可移动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罩护板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行位机构(5)包括第三行位(51)、第三行位转接块(52)、第三行位座(53)、第二油缸(54),其中,所述第三行位(51)设置在所述后模(2)位于合模的端面上,所述第三行位转接块(52)设置在所述第三行位(51)的下侧,且一端与所述第三行位(51)连接,所述第三行位转接块(5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行位座(53)连接,所述第二油缸(54)与所述第三行位座(53)连接,所述第二油缸(54)驱动所述第三行位座(53)作水平运动,所述第三行位转接块(52)用于将所述第三行位座(53)的水平运动转化为沿垂直于产品倒扣件的倒扣面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三行位转接块(52)用于带动所述第三行位(51)沿垂直于所述倒扣部件的倒扣面的方向脱离产品倒扣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轮罩护板的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行位机构(6)包括第四行位(61)、第四行位转接块(62)、第四行位座(63)、第二斜导柱(64)、第三斜导柱(65)、第二T型块(66),所述第四行位(61)设置在所述后模(2)位于合模的端面上,所述第四行位转接块(62)设置在所述第四行位(61)的下侧,且一端与所述第四行位(61)连接,所述第四行位转接块(6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行位座(63)连接,所述第二斜导柱(64)和所述第三斜导柱(65)设置在所述第四行位座(63)上,所述第二斜导柱(64)和所述第三斜导柱(65)带动所述第四行位(61)沿着所述第二斜导柱(64)和所述第三斜导柱(65)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二T型块(66)带动所述第四行位(61)水平滑动并形成第二型腔,所述第二型腔为所述顶出机构(7)提供可移动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群达模具(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3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大坝进水口漂浮物清理装置
- 下一篇:生态水工河道景观砌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