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冰箱食品新鲜度检测功能系统及其电冰箱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734.0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5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白连社;胡海梅;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G01N21/25;F25D23/1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6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冰箱 食品 新鲜 检测 功能 系统 及其 电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冰箱,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食品新鲜度检测功能的冰箱。
背景技术
食品新鲜度的检测技术有感官检测、理化检验等。感官检测技术对检验人员能力要求较高,必须是经过系统培训和长期实践的人才能胜任。理化检验技术需要一系列设备和装置来完成,过程复杂、检测时间长、设备复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科学的检测技术来对食品的新鲜度进行检测。
许多人为了方便够买很多的食物放进冰箱里储存,结果因为冰箱里塞太多东西,等到我们找出想要的食物时它已经腐烂或者过期了,导致食品的浪费。因此,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普通功能冰箱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消费者的生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冰箱食品新鲜度检测功能系统及其电冰箱,不仅具备保鲜食品功能,还能智能检测食品新鲜度并及时反馈给用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冰箱食品新鲜度检测系统的结构特点是组成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气体检测模块、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冰箱冷藏室内胆和门体上并通过摄像头获取冰箱果菜盒内食品的图像纹理和颜色特征值;
所述气体检测模块设置在果菜盒内并通过NH3传感器、H2S传感器和乙醇传感器分别获取NH3气体变化量、H2S气体变化量和乙醇气体变化量;
所述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用于存储所述图像纹理和颜色特征值以及NH3气体变化量、H2S气体变化量和乙醇气体变化量,并与数据库进行对比,获得食品新鲜度结果提供给所述数据输出模块用于显示。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冰箱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如上所述的冰箱食品新鲜度检测系统。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和气体检测模块,能大量采集食品新鲜状态和不新鲜状态时图像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值,以及检测不同食品由新鲜状态到不新鲜状态过程中氨气和硫化氢气体或乙醇气体的变化规律,从而可以实时、准确、快捷、有效地辨识食品的新鲜度,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冰箱食品新鲜度检测系统的组成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气体检测模块、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数据输出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设置在冰箱冷藏室内胆和门体上并围绕果菜盒四周通过摄像头获取冰箱果菜盒内食品的图像纹理和颜色特征值;具体实施中,图像采集模块大量采集(每种食品100个以上的样本)每种食品新鲜状态和不新鲜状态时的图像纹理和颜色特征值,形成相应的数据库,存入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
气体检测模块设置在果菜盒内并通过NH3传感器、H2S传感器和乙醇传感器分别获取NH3气体变化量、H2S气体变化量和乙醇气体变化量;具体实施中,气体检测模块大量采集(每种食品100个以上的样本)适宜放入果菜盒内果蔬新鲜状态和不新鲜状态时乙醇气体的变化、以及冷鲜肉类食品新鲜状态和不新鲜状态时的NH3和H2S气体的变化,形成相应的数据库,存入数据存储/处理模块。
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用于存储图像纹理和颜色特征值以及NH3气体变化量、H2S气体变化量和乙醇气体变化量,并与预设的相应数据库进行对比,获得食品新鲜度结果提供给数据输出模块用于显示。
如图2所示,一种采用冰箱食品新鲜度检测系统的电冰箱的工作流程为:
步骤1、由专业人员感官鉴评新鲜食品和不新鲜食品;
步骤2、通过图像采集模块大量采集每种食品新鲜状态和不新鲜状态时的图像纹理和颜色特征值,形成相应的数据库,存入数据存储/处理模块;
通过气体检测模块大量采集适宜放入果菜盒内果蔬新鲜状态和不新鲜状态时乙醇气体的变化、以及冷鲜肉类食品新鲜状态和不新鲜状态时的NH3和H2S气体的变化,形成相应的数据库,存入数据存储/处理模块;
步骤3、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将图像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与相应数据库比对,结合气体检测模块采集的数据与相应的数据库比对,最后通过数据输出模块可获得食品新鲜度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7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