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路保护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3852.1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2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叶健喆;王冰;胡慧;郭涛;刘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孙纪泉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保护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保护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包括PTC器件的电路保护器件。
背景技术
图4显示一种传统的包括PTC器件的电路保护器件28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在图4和图5所示的传统技术中,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器件包括PTC材料246和覆盖在PTC材料246的两侧表面上的第一金属电极层248和第二金属电极层250。
如图4和图5所示,电路保护器件280包括上述PTC器件和焊接在PTC器件的第一金属电极层248上的二极管244,该二极管244的一个电极与PTC器件的第一金属电极层248电连接,另一个电极通过导线258引出,PTC器件的一个电极通过导线259引出,另一个电极由裸露的第二金属电极层250的一部分262形成。并且,在整个电路保护器件280上覆盖有绝缘胶249、251。
在图4和图5所示的传统电路保护器件中,当电路过压时,二极管244上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到PTC器件上,造成PTC器件不能及时触发到高阻状态,因而不能对电路及时提供过压保护。
在图4和图5所示的传统电路保护器件中,PTC器件和二极管的电极需要用导线258、259引出,因此,需要将导线258、259焊接到二极管和PTC器件的电极上,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不适于大规模制造。
此外,在图4和图5所示的传统电路保护器件中,电路保护器件的结构不紧凑,体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保护器件,其能够为电路及时地提供过流和过压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保护器件,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保护器件,其结构紧凑、体积较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路保护器件,包括:PTC器件,所述PTC器件具有第一电极表面和与第一电极表面相对的第二电极表面;和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具有第一电极表面和与第一电极表面相对的第二电极表面。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电极表面安装到所述PTC器件的第一电极表面上;在所述二极管和所述PTC器件之间形成有第一绝缘层,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中形成有导电过孔,该导电过孔热连接和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电极表面以及所述PTC器件的第一电极表面;在所述PTC器件的第二电极表面上形成有第二绝缘层,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有第一外接电极、第二外接电极和第三外接电极;并且所述PTC器件的第二电极表面与所述第一外接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电极表面和所述PTC器件的第一电极表面与所述第二外接电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电极表面与所述第三外接电极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PTC器件呈板状,并且所述二极管呈片状,所述二极管层叠在所述PTC器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接电极通过第一导电通孔与所述PTC器件的第二电极表面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外接电极通过第二导电通孔与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电极表面和所述PTC器件的第一电极表面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保护器件还包括: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电极表面,另一端通过第三导电通孔与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电极表面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连接件为片状电连接板,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电极表面平行并电连接到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电极表面上;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垂直并电连接到所述第三导电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电路保护器件还包括:外部绝缘保护层,覆盖在所述二极管和所述电连接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电极表面为负极表面,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电极表面为正极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与所述PTC器件的第二电极表面电连接的所述第一外接电极为电压或电流的输入端;与所述PTC器件的第一电极表面和所述二极管的第一电极表面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外接电极为电压或电流的输出端;并且与所述二极管的第二电极表面电连接的所述第三外接电极为接地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外接电极、所述第二外接电极和所述第三外接电极的表面在同一平面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3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主变压器智能投切测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雷功能的串行接口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