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AGV自动回正提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628.6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0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华;包壁桢;肖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4 | 分类号: | B60S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gv 自动 提升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搬运车,特别是一种AGV自动回正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无人搬运车AGV在国内外已经是一种广泛用于自动化工厂的物流运输设备。工厂实际地面都存在一定起伏而不会十分平整。通常AGV四轮着地很可能导致驱动轮打滑。
如果驱动轮组仍然着地的情况下,人为推动AGV是比较费力的事情。因此通过电控驱动轮组实现其自动升降是比较人性化的设计。然而,驱动轮组在运行过程中,其转动是跟随路径信息变化而变化的,这就导致驱动轮组轴心方向和AGV中轴线方向不一定成垂直角度。如果在提升过程中不让驱动轮组回正,当重新着地后,驱动机构上的磁导航传感器就可能读不到路径而报脱轨,但是实际上是没有脱轨的,因此此时驱动机构的自动提升机构中有回正功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回正功能、性能稳定和设计巧妙的AGV自动回正提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AGV自动回正提升机构,它包括上机架、下机架、升降轴和减速电机,上机架与下机架固定相连,下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座,直线轴承座内部安装有直线轴承,升降轴贯穿直线轴承座上下两端,直线轴承的下端固定在直线轴承座上,上端与升降轴传动相连,升降轴的上部与上机架之间还设置有减振弹簧,升降轴的上部设置有沿半径方向向外延伸的下顶面,下顶面朝向下机架一侧,并具有单个径向凹坑的斜坡面,下机架的一侧安装有提升轴承座,提升轴承座远离下机架的一侧还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盘,转盘上安装有偏心轴承,偏心轴承位于下顶面的下方。
所述的偏心轴承偏离转盘的中心位置,并与转盘的端面平行。
所述的减振弹簧为矩形弹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升降过程中,升降轴下顶面有一定斜度,当偏心轴承和升降轴下顶面接触后,产生的周向力能够使升降轴朝着其下顶面的凹坑方向转动,当偏心轴承落入升降轴下顶面的凹坑后,升降轴不再旋转仅提升,从而实现AGV驱动机构提升过程中自动回正功能。
2、在上机架与升降轴之间采用的减振弹簧为矩形弹簧,性能稳定,负载高,而且非常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场合。
3、升降轴的上部设置有沿半径方向向外延伸的下顶面,下顶面朝向下机架一侧,并具有单个径向凹坑的斜坡面,使得偏心轴承在上升的同时沿着斜坡面向凹坑移动,整个设计结构简单、巧妙。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电机,2-转盘,3-上机架,4-减振弹簧,5-升降轴,6-直线轴承座,7-直线轴承,8-偏心轴承,9-下机架,10-提升轴承座,11-下顶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AGV自动回正提升机构,它包括上机架3、下机架9、升降轴5和减速电机1,上机架3与下机架9固定相连,下机架3上固定安装有直线轴承座6,直线轴承座6内部安装有直线轴承7,升降轴5贯穿直线轴承座6上下两端,直线轴承7的下端固定在直线轴承座6上,上端与升降轴5传动相连,升降轴5的上部与上机架3之间还设置有减振弹簧4,减振弹簧4为矩形弹簧,性能稳定,负载高,而且非常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场合,升降轴5的上部设置有沿半径方向向外延伸的下顶面11,下顶面11朝向下机架9一侧,并具有单个径向凹坑的斜坡面,下机架9的一侧安装有提升轴承座10,提升轴承座10远离下机架9的一侧还安装有减速电机1,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盘2,转盘2上安装有偏心轴承8,偏心轴承8位于下顶面11的下方。
所述的偏心轴承8偏离转盘2的中心位置,并与转盘2的端面平行,偏心轴承8随着转盘2转动而实现升降轴5的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升降过程中,升降轴5下顶面有一定斜度,当偏心轴承8和升降轴5的下顶面11接触后,产生的周向力能够使升降轴5朝着其下顶面11的凹坑方向转动,当偏心轴承8落入升降轴5的下顶面11的凹坑后,升降轴5不再旋转仅提升,从而实现AGV驱动机构提升过程中自动回正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单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6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PF系统再生用喷油计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