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烟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410.2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8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利军 |
主分类号: | A24F13/06 | 分类号: | A24F13/06;A24F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烟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烟斗,特别是一种可以计量抽烟次数和流量并进行及时反馈的智能烟斗。
背景技术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同时众所周知的是戒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此,市场上相应的出现了多种具有戒烟提醒功能的烟斗或类似装置。但目前,已知的具有戒烟提醒功能的装置技术方案中,均存在一些不足,如专利文献1(申请号:200880007465.2)所述的一种吸烟工具虽然进行焦油量等参数的测量,但并没有涉及如何将测量的数据反馈给吸烟者,如专利文献2(申请号:201220045781.2)所述的用于辅助随访受测客户哮喘病情或吸烟戒烟现况的系统,其测量方式虽较为精准,但测量的数据需要通过专门的“客户感知端”来进行传输,对于大部分使用者来说不但不方便,而且成本较重;如专利文献3(申请号:201220060182.8)所述的用于戒烟人群管理的手机云加端物联网医学系统,其采集戒烟者的各种参数为采用问卷式方法,较为繁琐且具有主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烟斗,特别是一种可计量抽烟次数和气体流量的智能烟斗,同时还可通过显示屏或移动终端便捷地反馈给客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烟斗,其包括开关部件、电池部件、主控部件、显示部件、气体流量计部件、过滤部件和烟嘴部件。主控部件包括计数控制组件、供电控制组件、显示控制组件、信息传输控制组件和流量处理控制组件。
开关部件设置在智能烟斗中可插入香烟的一端,为中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筒壁或筒底有感应器,可感应香烟的插入。开关部件与计数控制组件通讯连接,可将香烟插入条数的数据传输到计数控制组件。
电池部件与供电控制组件电连接。
计数控制组件接收开关部件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再传输到显示控制组件。
显示控制组件接收计数控制组件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转换,再传输到显示部件。
显示部件设置在智能烟斗外表面,与显示控制组件通讯连接,接收显示控制组件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显示。
气体流量计部件依次与流量处理控制组件和信息传输控制组件通讯连接,其可计量智能烟斗中的气体流量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流量处理控制组件。
流量处理控制组件接收气体流量计部件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再传输到信息传输控制组件。
信息传输控制组件与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其接收流量处理控制组件传输过来的数据,再传输到移动终端上。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开关部件的感应器为弹片式或感光式;
弹片式感应器,在开关部件筒状结构的筒壁上设置有1块弹片,香烟的插入时会触动弹片,从而开启开关部件;
感光式感应器,在开关部件筒状结构的筒底上设置有1块感光元件,其可感应香烟的插入时造成的光线变化,从而开启开关部件。
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移动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眼镜、智能手表、MP3,或MP4等移动数字通讯设备。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对现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计量吸烟者近期抽烟的根数和吸入的气体流量,还能通过显示部件和与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及时反馈给吸烟者,从而起到及时提醒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智能烟斗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1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一种智能烟斗,其包括开关部件1、电池部件2、主控部件3、显示部件4、气体流量计部件5、过滤部件6和烟嘴部件7。主控部件3包括计数控制组件31、供电控制组件32、显示控制组件33、信息传输控制组件34和流量处理控制组件35。
开关部件1设置在智能烟斗中可插入香烟的一端,为中空筒状结构,筒状结构的筒壁或筒底有感应器,可感应香烟9的插入。开关部件1与计数控制组件31通讯连接,可将香烟插入条数的数据传输到计数控制组件31。
电池部件2与供电控制组件32电连接。
计数控制组件31接收开关部件1传输过来的数据,并再传输到显示控制组件33。
显示控制组件33接收计数控制组件31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转换,再传输到显示部件4。
显示部件4设置在智能烟斗外表面,与显示控制组件33通讯连接,接收显示控制组件33传输过来的数据并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利军,未经朱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4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