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效管式冷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6485.0 | 申请日: | 2014-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2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其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其志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F28F9/24;F28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效 管式冷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管式冷油器。
背景技术
工矿企业中汽轮机、风机、磨煤机、水泵及舰船动力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时,由于轴承摩擦而消耗一部分功。冷油器将转化热量使轴承润滑油温度升高,如温度过高,轴承可能发生软化、变形或烧损事故,为使轴承正常运行,冷油器油温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进入轴承油温在35~45℃,轴承的油温一般为10~15℃.因而必须将轴承排出来油冷却以后再循环进入轴承润滑,冷油器就是冷却主机润滑油的设备。
温度较高的润滑油和低温的冷却水在冷油器中进行热交换,通过调节冷却水量来达到控制润滑油温度的目的,同时因转子温度较高尤为高压缸进汽侧,冷油器轴颈也向外进行热量的传递,所以润滑油也具有冷却轴颈的作用。
目前市场上冷油器主要有翅片式与管板式两种冷油器,由于翅片式冷油器易结垢,不易清洗,后多采用管板式冷油器替代。但管板冷油器气温升高时,往往冷却达不到效果,冷却的幅度较小,不能达到工况正常运行的要求,同时管板式冷油器在内外压差大时,还会出现管子胀裂,泄露等问题,对于专利号201220478253.6公开的一种管式冷油器,其通过折流板错位结构来提高其传热效率,但是折流板错位偶尔不能正常使得油路前进,效率变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换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传热效率高的管式冷油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效管式冷油器,包括油泵、上水箱、下水箱、壳体,壳体低端 端面通过法兰与所述下水箱顶端端面相固定连接,下水箱与壳体连接处的内壁紧密嵌套有下管板,壳体顶端面通过法兰与所述上水箱底端面相固定连接,所述上水箱与所述壳体连接处的内壁紧密嵌套有上管板,所述下管板和所述上管板均对应设置有若干个板孔,所述下管板的板孔与上管板相对应的板孔均固定连接有一条换热管,导流板为旋流导流板,导流板的上端在位于出油口底部,下端位于进油口下部,并在壳体内部盘旋呈螺纹式设置,导流板通过定距管固定,换热管为紫铜管换热元件,所述法兰之间设有金属密封圈垫片;所述壳体的右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出油口和进油口;所述壳体的左侧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出汽口和热油溢流口。
经一步的,所述壳体外侧中间设有铭牌,铭牌长为14厘米,宽度为8厘米。
进一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壳体中间线成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汽口和热油溢流口的口径大小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出汽口、热油溢流口处都设有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上水箱顶端面的两侧呈对称设置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高效管式冷油器的传热效率比普通板式冷油器要高到3-5倍,体积是普通板式冷油器的1倍。
2.油阻小,因采用S型导流板,增加油与水冷却时间,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同时也能使油温在较大温度变化范围大,保持油温的稳定对温度的突变与震动有良好的抗力,油进入已切向流动有利于热量交换;便于检修更好清洗,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3.密封圈采用金属密封圈,替代橡胶密封圈,不会出现漏油现象,使其设备使用寿命更长。
4.紫铜管为换热元件,传热系数高,单位长度换热面积大,传热量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其志,未经谢其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6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加热油品的蛇形输油管道
- 下一篇:一种篦冷机喷雾降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