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7389.8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11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冯梅岗;高翔;陈铁;王兴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灭弧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尤其是指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的结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主要作用是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对于断路器中常见的塑壳断路器,所有的零件都密封于塑料外壳中,能够在电流超过额定值后自动切断电源。现有塑壳断路器的灭弧装置主要包括灭弧室和触头系统,其中所述灭弧室的作用是熄灭断路器静触头和动触头分开时产生的电弧,利用灭弧室内部的灭弧栅片将电弧分割成串联的短弧,使电弧变细且快速提高电弧压降,从而达到灭弧的作用。
由于所述灭弧室的结构直接影响灭弧的效果,现有灭弧室大都是由灭弧栅片、隔弧板铆接而成,生产时需冲制零件,然后依次经过组装、铆接、涂绝缘漆等工序,上述操作不但费时、费力,且导致成本高。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894715A公开了一种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包括左壳体、右壳体、U形灭弧栅片和产气板,左壳体和右壳体内壁上具有彼此对应的槽包络并固定U形灭弧栅片,左壳体具有底壁、后壁、前壁、上壁和下壁,底壁的对面为左壳体的敞口,底壁上具有呈平行分布的狭长槽,后壁上具有出气口,前壁上具有提供动触头通过的开口,前壁上远离底壁的一侧设有与底壁狭长槽对应的凹槽,下壁具有提供静触头通过的开口。该专利文献安装灭弧柵片的开口方向与容许动触头进入壳体的开口方向相垂直,安装灭弧柵片时从垂直于容许动触头通过的开口处的方位插入壳体,装配简单方便,便于生产和仓库储存;灭 弧栅片安装时通过壳体内相互垂直的狭槽得到初步定位,不会发生歪斜现象。但是仍存在如下缺点:(1)在该专利文献中,左右壳体对接后,需要进行铆接,因此,不仅组装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2)该专利文献中先往左壳体内插栅片,再扣上右壳体,由于左壳体与右壳体上的栅槽在成型时难免会存在误差,从而容易导致右壳体上的栅槽不容易对正插在左壳体上的栅片,增加了扣合难度的拼接。
中国专利文献(CN101944462A)公开了一种塑壳断路器灭弧室,包括:若干纵向均匀排列的金属板;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壳体由左右对称的两个半壳体卡接拼装形成,在壳体左侧壁的内侧面从上至下设有和金属板数量、位置适配的第一狭槽,在壳体右侧壁的内侧面从上至下设有和金属板数量、位置适配的第二狭槽。上述的塑壳断路器灭弧室,虽然采用模块化的组合形式,便于批量生产、储存及管理,可以很容易的安装在断路器的电极内,但是仍旧存在以下问题:(1)对比文件中所述左右壳体通过第一圆柱销槽和第一圆柱销连接左右壳体的上部,通过第二圆柱销槽和第二圆柱销连接左右壳体的下部,由于壳体的上、下部被分开固定,因此所述灭弧室的机械强度和连接稳定性较差,在受到壳体左右方向的力时,左右壳体容易脱开;(2)对比文件所述左、右壳体上分别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金属板的水平狭槽,所述金属板上的左、右凸块分别对应插入左、右壳体的水平狭槽内,虽然安装方便,但是灭弧效果差,而且由于壳体供灭弧栅片插入的插入端是敞开没有封闭的,因此灭弧栅片容易从壳体的插入端处掉出。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灭弧室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差,组装麻烦费时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和灭弧效果更好的断路器的灭弧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断路器的灭弧室,包括通过拼接结构拼接一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灭弧栅片,还包括供拼接一体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插入的绝 缘罩,所述绝缘罩上形成有灭弧狭缝,所述灭弧狭缝左右两侧形成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槽适合供拼接一体的所述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插入端分别插入,所述插入端为所述灭弧栅片的脚在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处的一端。
进一步,所述拼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顶部拼接处的第一拼接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上,与所述插入端相反的另一端侧壁上的第二拼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灭弧栅片的头和脚所指的方向为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拼接一体所形成的结构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一拼接结构拼接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仅能往相对背离的左右方向脱出解除拼接,所述第二拼接结构拼接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仅能往相对背离的前后方向脱出解除拼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拼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顶部上的第一导轨和/或第一导槽,以及设置与所述第二壳体顶部上的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或第一导槽配合插入的第一导槽和/或第一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7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