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炉底风室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8064.1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4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庄金良;牙侯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绿叶锅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02 | 分类号: | F23L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沈志海 |
地址: | 21232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炉底风室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炉底风室的定位装置,尤其是一种结构复杂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锅炉中,炉底风室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部件。其不但尺寸大、焊接量大、工地对接尺寸多,且需整体热处理。因此,如何控制变形和保证整体尺寸是制造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因而,工装的合理设计显得至关重要。另外,由于炉底风室尺寸大,且结构复杂,因而工装制造需要大量的钢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是节约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定位工装、热处理工装和包装为一体的定位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锅炉炉底风室的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支撑管排Ⅱ的右双拼槽钢和左双拼槽钢,在底座的右侧设置有数个支撑集箱Ⅰ的右梳形板,集箱Ⅰ与管排Ⅱ完成对口后在管排Ⅱ上设置有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管排Ⅲ,在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数个左支撑H型钢和数个右支撑H型钢,在管排Ⅱ的两侧设置有管排Ⅴ和管排Ⅳ,在每个左支撑H型钢上设置有支撑管排Ⅴ的的左槽钢和支撑槽钢,在每个右支撑H型钢上设置有支撑管排Ⅳ的右槽钢,在支撑槽钢上设置有定位管排间距的左梳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每个左支撑H型钢和每个右支撑H型钢的上端分别设置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相对应的每个左支撑H型钢和右支撑H型钢之间设置有连接H型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相邻每两个左支撑H型钢之间设置有连接槽钢,在相邻每两个右支撑H型钢之间设置有连接槽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左支撑H型钢和右支撑H型钢的数量均为七个。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右梳形板的数量为七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需要对口的集箱放置在焊接工装的梳形板上,将管排Ⅱ放置在双拼槽钢上。工装上的梳形板对集箱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避免集箱在焊接时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而影响集箱的质量;双拼槽钢支撑管排Ⅱ,确保管排Ⅱ的底部管子中心线和集箱中心线在同一水平线上。集箱与管排Ⅱ对口完成后将支撑支架放置在管排Ⅱ上,将需要对口的管排Ⅲ放置在支架上,支架对管排Ⅲ起到了支撑作用,防止在对口过程中管排Ⅲ的整体尺寸发生大的偏差。管子间距定位梳形板可以保证在补焊扁钢时管子的间距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右侧H型钢上的支撑槽钢对管排Ⅳ起支撑作用,保证管排Ⅳ的倾斜度及对口尺寸。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定位准确,焊接方便,起吊方便,有效地控制变形,保证产品的整体尺寸,节省材料,生产效率提高,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其中:1-底座,2-右梳形板,3-右双拼槽钢,4-左双拼槽钢,5-左支撑H型钢,6-右支撑H型钢,7-右槽钢,8-左槽钢,9-支撑槽钢,10-左梳形板,11-支架,12-连接H型钢,13-吊耳,14-连接槽钢,15-集箱Ⅰ,16-管排Ⅱ,17-管排Ⅲ,18-管排Ⅳ,19-管排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叶锅炉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叶锅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8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