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跆拳道护脚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8237.X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3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颜红伟;单威;黄奇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体育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71/12 | 分类号: | A63B7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卓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9 | 代理人: | 周瑞艳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跆拳道 护脚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跆拳道护脚套。
背景技术
跆拳道是一项运用手、脚技术和身体能力结合进行自身修炼和搏击格斗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强调“以腿为主,以手为辅,主要关节武器化”,大量的使用腿技术带来的是踝关节损伤频发,众所周知,踝关节周围韧带的解剖形态、结构以及与关节面间的紧密相互作用为其运动起到引导并稳定的保障。言外之意,当踝关节周围韧带束缚力不够且周围肌肉也不够发达有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跆拳道运动,很容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的出现。而在快速激烈的对抗中,大量的使用腿部技术的同时足背的损伤也会频发。
护脚套是跆拳道项目中常常用到的一种护具。现有的护脚套存在以下不足:护脚套上具有自由端的防护垫其自由端常会在人体进行了某个动作后翘起,从而暴露相应部位的脚面,使相应部位失去了保护;现有的护脚套的防护垫中多采用大块的海绵镶嵌其中,其缓冲效果比较有限;现有的护脚套一般不具有对踝关节处韧带的保护作用,当快速攻防转换、移动闪躲需要迅速改变身体重心以及移动方向时,踝关节容易发生过度内翻,从而引起外侧副韧带损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下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跆拳道护脚套,其具有踝关节韧带保护加强作用,脚面部位的缓冲效果优于现有护脚套,且脚面防护垫能够始终保持覆盖脚面的状态而不受人的动作影响,防护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跆拳道护脚套,包括护脚套本体,所述护脚套本体上设有脚腕开口、脚后跟孔和脚趾孔,所述护脚套本体的脚面位置前后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第二脚面防护垫,其中,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后半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护脚套本体上,前半部为自由端,第一脚面防护垫与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前半部之间拉接有弹性拉绳。
所述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前半部可以不覆盖所述第一脚面防护垫,或者部分覆盖所述第一脚面防护垫。
所述护脚套本体的左侧和/或右侧优选设有前后延伸的脚侧防护垫。
所述第一、第二脚面防护垫优选为夹层结构,所述脚侧防护垫可以为夹层结构或无夹层结构。
所述夹层结构的夹层材料可以为珍珠棉和/或海绵。
所述夹层材料填充或铺设在相应的夹层结构中。
对于前述任意一种所述的跆拳道护脚套,其还可以设有位于最内层的踝关节加固层,所述踝关节加固层为与所述护脚套本体随形的整片状,或者所述踝关节加固层包括腕部环形带和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腕部环形带上左右两侧的长条束缚带,所述长条束缚带的中段分为多个分支束缚带。
所述踝关节加固层优选采用拉架布制成。
所述长条束缚带的一端可通过捆绑或通过其上的粘扣固定在所述腕部环形带上。
所述护脚套本体优选由弹性防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由于在第一脚面防护垫与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前半部之间拉接有弹性拉绳,可以使相应的脚面防护垫时刻保持对相应部位脚面的覆盖状态,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且同时不会影响脚部的活动。
由于采用珍珠棉作为防护垫的夹层材料,相比采用普通的海绵可以显著提高防护垫的缓冲效果。
由于设有踝关节加固层,不仅可以提高护脚套的舒适度,且可以固定踝关节,降低踝关节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踝关节加固层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跆拳道护脚套(以下简称为护脚套),包括护脚套本体1,所述护脚套本体上设有脚腕开口、脚后跟孔、前脚掌孔(未示出)和脚趾孔,所述护脚套本体外侧表面的脚面位置前后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第二脚面防护垫2、3,其中,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后半部固定连接在所述护脚套本体上,前半部为自由端,第一脚面防护垫与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前半部之间拉接有长度适宜的弹性拉绳4。平时移动(不处于绷直脚的状态)时拉绳自然放松,当绷直脚做踢击动作时,拉绳会拉紧将所述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前半部拉下,这样就不会暴露脚面的相应区域,可以有效的保护这一块区域。用富有弹性的拉绳是考虑到每个人的关节活动度不一样,避免关节活动稍大就把拉绳拉断。
所述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前半部可以不覆盖所述第一脚面防护垫,也可以部分覆盖所述第一脚面防护垫,这主要取决于第一脚面防护垫与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后半部的固定位置的距离远近,当不覆盖时,第一脚面防护垫与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后半部的固定位置优选为二者间刚好可以覆盖所述第二脚面防护垫的前半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体育大学,未经北京体育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82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光玩具
- 下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障碍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