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动力自燃式碳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8576.8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8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韩维国;潘牧;茹宪新;韩景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中兴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04 | 分类号: | C10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2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自燃 碳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化炉,具体为一种无动力自燃式碳化炉。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力源在不断的发现与创新,但是,最为传统的燃料动力材料的碳粉、碳棒等碳质材料依然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在一些对于向大气排风烟气及气味有着严格限制的城市中,香碳的市场需求量十分巨大。
现有技术中,对于木炭的制取方法已经是多种多样,生产效率等各有千秋,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碳的制取多需要很大的动力源,尤其是对于电力的依赖性更是强。
而在中国一些偏远的山区,对于电力的渴望和电力的供给依然十分紧张,而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碳粉的制取率及尽量摆脱对于电力等燃料的依赖,已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取碳粉率高,且对于传统能源依赖性小的新型无动力自燃式碳化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无动力自燃式碳化炉,包括筒状的炉体17,设置在炉体17顶部的排烟口18,以及设置在炉体17底部的设置有供气管口7,与供气管口7通过供气管道9连接的点燃装置;炉体17的侧壁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出料口13和进料口16;
所述的炉体17的侧壁上从底向上依次设置有四个瞭望口15,所述的瞭望口内内穿有热电偶检测仪3,热电偶检测仪3连接有温度显示仪表2,温度显示仪表设置在于炉体固定连接的仪表固定架1上;
所述的炉体1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为向炉体外方向突出的弧形状;所述的炉体底部外设置有呈三角关系分布的支腿5,同时炉体底部设置有与炉体17内底部设置的引燃料4相通的空气进气控制阀6;
所述的供气管口7与供气管道9的连接处设置有燃气进气控制阀8;
所述的点燃装置包括与供气管道9密封连接的点火嘴10,点火嘴10通过点火气体管道12与可燃气体储存罐14连接;所述的点火气体管道12的靠近点火嘴10处设置点火控制阀11。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碳化炉对于外置的燃料依赖性小,且结构简单,可以根据实际场地的大小进行设置尺寸,可以分散在偏僻的山村、山区等地方,碳化碳粉的过程中不需要其他辅料、燃料和动力,且碳化出来的碳粉无烟无毒无味,保持相对较少的裂缝,没有焰火,能够快速人少,断面整齐,硬度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仪表固定架1、温度显示仪表2、热电偶检测仪3、引燃料4、支腿5、空气进气控制阀6、供气管口7、燃气进气控制阀8、供气管道9、点火嘴10、点火控制阀11、点火气体管道12、出料口13、可燃气体储存罐14、瞭望口15、进料口16、炉体17、排烟口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无动力自燃式碳化炉,包括筒状的炉体17,设置在炉体17顶部的排烟口18,以及设置在炉体17底部的设置有供气管口7,与供气管口7通过供气管道9连接的点燃装置;炉体17的侧壁上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出料口13和进料口16;
所述的炉体17的侧壁上从底向上依次设置有四个瞭望口15,所述的瞭望口内内穿有热电偶检测仪3,热电偶检测仪3连接有温度显示仪表2,温度显示仪表设置在于炉体固定连接的仪表固定架1上;
所述的炉体17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为向炉体外方向突出的弧形状;所述的炉体底部外设置有呈三角关系分布的支腿5,同时炉体底部设置有与炉体17内底部设置的引燃料4相通的空气进气控制阀6;
所述的供气管口7与供气管道9的连接处设置有燃气进气控制阀8;
所述的点燃装置包括与供气管道9密封连接的点火嘴10,点火嘴10通过点火气体管道12与可燃气体储存罐14连接;所述的点火气体管道12的靠近点火嘴10处设置点火控制阀11。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中兴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中兴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85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