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浮、膜过滤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8728.4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96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鞠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海水淡化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滤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浮、膜过滤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建成的膜法海淡工程中的预处理方法有,但不限于:①混凝+沉淀/气浮+介质过滤+压力式膜过滤;②混凝+沉淀/气浮+两级介质过滤;③混凝+沉淀/气浮+机械过滤+压力式膜过滤;④混凝+气浮+压力式膜过滤;⑤混凝+沉淀+压力式膜过滤;⑥混凝+沉淀+浸没式膜过滤;⑦机械过滤+压力式膜过滤。
诚然,膜法海淡预处理方法的选择与原海水的温度、水质、污染物种类、工程投资、占地等多种因素都息息相关。但是预处理的目的是唯一的,即生产出合格的海水,满足后续反渗透膜单元严格的进水要求,对反渗透膜起到保护作用。
目前的膜法海淡工程中,与本实用新型相似的预处理方法有:“混凝+沉淀+膜过滤”工艺、“混凝+气浮+膜过滤”工艺。通常情况下,海水在混凝池中完成化学药剂(混凝剂和助凝剂)与海水的混合、絮凝反应;在沉淀池或气浮池中完成泥水分离后的海水再进入后续的膜过滤单元。其中,主流的膜过滤系统为压力式膜过滤,膜元件全部安装在多个相同型号并联的膜壳容器中,海水的膜过滤过程在膜壳内完成;膜元件有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配套膜壳支架和管道等布置在设备间中。也有使用浸没式膜过滤系统,膜元件全部安装在一个或多个分格构筑物池体中、完全浸没在构筑物所容纳的海水中;过滤膜元件为外压式,膜过滤过程在海水中完成。但是,沉淀池或气浮池和膜过滤各自分开,均为独立的工艺单元,串联在一起后才组成完整的预处理工艺。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和工作效率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气浮、膜过滤一体化装置,以实现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浮、膜过滤一体化装置,包括总进水管,与所述总进水管连接的絮凝反应池,自左向右依次配合与所述絮凝反 应池连接的布水区、水气接触区和泥水分离区,分别设置在所述泥水分离区远离水气接触区一侧上、下方的浮渣收集装置和清洗装置,以及位于所述浮渣收集装置上方、且分别与所述浮渣收集装置和清洗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的出水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泥水分离区的上部为气浮区,泥水分离区的下部为膜过滤区;所述浮渣收集装置与气浮区连接,所述清洗装置与膜过滤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浮渣收集装置,包括与所述出水装置连接的浮渣收集槽,与所述浮渣收集槽连接的浮渣排放自动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自下向上依次配合设置的化学清洗排水装置、反洗排水装置和反洗水储池,依次设置在所述泥水分离区与化学清洗排水装置之间的穿孔管和气浮循环水泵,以及连接在所述反洗水储池与出水装置之间的出水抽吸泵。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装置,包括自控系统,依次连接在所述自控系统与水气接触区之间的空压机、溶气罐和溶气释放器,以及连接在所述自控系统与清洗装置之间的出水自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气浮、膜过滤一体化装置,由于包括总进水管,与总进水管连接的絮凝反应池,自左向右依次配合与絮凝反应池连接的布水区、水气接触区和泥水分离区,分别设置在泥水分离区远离水气接触区一侧上、下方的浮渣收集装置和清洗装置,以及位于浮渣收集装置上方、且分别与浮渣收集装置和清洗装置通过管道连接的出水装置;可以充分发挥气浮与膜过滤两个工艺过程的优势,确保预处理工艺出水优质、稳定,最大程度满足反渗透膜系统的进水要求;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和工作效率低的缺陷,以实现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和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浮、膜过滤一体化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中各符号的图例图如下: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①-布水区;②-水气接触区;③-泥水分离区;④-浮渣收集槽;⑤-出水抽吸泵;⑥-气浮循环水泵;⑦-空压机;⑧-穿孔管;⑨-自控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海水淡化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海水淡化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87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