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距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9283.1 | 申请日: | 2014-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8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5/173 | 分类号: | G02B15/1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镜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从无穷远到等倍摄影倍率均可良好成像的微距镜头,可以广泛地用于数码相机镜头,摄像机镜头,尤其是单反相机镜头等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单反照相机使用的从无穷远到等倍摄影倍率的微距镜头种类繁多,比如公知日本特开2006-153942号和日本特开2012-53260号专利,从物体侧开始,各透镜组的屈光度依次为正,负,正,负的结构,物体从无穷远到等倍摄影倍率的合焦过程中,由第2组和第4组镜片组移动来进行合焦的,第1组和第4组固定。虽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成像效果,但是镜片枚数较多,无法实现低成本小型化,如果将此实用新型放大用于35mm全幅画面的话,体积将更大,成本会更高。
还有,比如公知的日本特开2012-63403号专利,从物体侧开始,各透镜组的屈光度依次为正,负,正,负,负,正的结构,物体从无穷远到摄影倍率为等倍的过程中,第2组和第4组镜片组移动进行合焦,第1组和第4,5,6组固定。虽然可以得到很好的成像效果,但是镜片枚数较多,无法实现低成本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公知的微距镜头体积庞大,成本高的缺点,本实用 新型将提供一种从无穷远到等倍摄影倍率均可实现高性能的成像效果,且体积小,成本低的高性能微距镜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距镜头,从物体侧起至像面侧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1透镜组G1,负屈光度的第2透镜组G2,光阑stop,正屈光度的第3透镜组G3,负屈光度的第4透镜组G4组成,物体从无穷远向近距离移动时,上述的第2透镜组G2和第4透镜组G4移动来实现合焦,前述的第1透镜G1,第4透镜G4和光阑sotp固定不动。前述的第1组镜头组G1由从物体侧依次为正屈光度凸透镜和正负相胶合镜片3枚镜片组成,前述第4透镜组G4由一枚负透镜镜片构成。并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0.4≤(-F4)/FL≤1.0 (1)
其中,
F4:第4透镜组G4的焦点距离
FL:无穷远状态下,全光学系的焦点距离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距镜头,满足条件式(2);
1.0≤(-F4)/Ymax≤6.0 (2)
其中,Ymax:无穷远状态下,光学系的最大近轴像高(Ymax=FL anω)。
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距镜头,满足条件式(3);
0.5≤(-F4)/F1≤2.0 (3)
其中,
F1:第1透镜组G1的焦点距离;
如果超过条件式(1)的上限的话,第4透镜组的屈光度太弱,虽然像差很容易补正,但是由于第4组镜片组的屈光度过弱导致第三透镜组对焦行程过大,将无法实现小型化。如果超过条件式(1)的下限的话,虽然很容易实现小型化,但由于第4组的屈光度太强,用一片负透镜将无法很好的补正像差,如果很好的补正的话,必须要追加要数枚镜片,这样就无法实现低成本小型化。
如果超过条件式(2)的上限的话,第四组的负屈光度太弱,将无法实现足够长的后焦距(镜头的最后一面到像面的距离),应用于单反相机上。如果超过条件式(2)的下限的话,第4透镜组的屈光度就会太强,虽然很容易实现较长的后焦距,但是产生象差也无法被很好的补正。
如果超过条件式(3)的上限的话,第1透镜组的屈光度就会太强或第4透镜组的屈光度太弱,这样就会导致第一组产生的像差过多,作为对焦组的第2组和第3组,在对焦过程中,无法保证每个距离都能很好成像。如果超过条件式(3)的下限的话,第1镜片的屈光度太弱, 或者第4组的屈光度太强,虽然容易实现小型化,但是第4组产生的像差将无法很好的得到补正。
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从无穷远到等倍摄影倍率均很好成像,且实现小体积,低成本,高性能的微距镜头。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微距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第一实施例中无穷远,等摄影倍率的球面像差,场曲像差,畸变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3为第二实施例中微距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第一实施例的无穷远,等摄影倍率的球面像差,场曲像差,畸变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庚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9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用横向螺母内孔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旋转毛刺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