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稳态按键和双稳态编码器复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9830.6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4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东;戴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乐电子(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215129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态 按键 双稳态 编码器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稳态按键和双稳态编码器复用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按键输入口线和编码器输入口线一般采用独立的口线资源,不能有效地利用口线资源,且增加了印制线路板的设计难度,由于双稳态开关的存在,会使按键口线处电平钳位,使得传统的行列扫描方式达到口线复用变得困难,需要使用较为复杂和和繁琐的扫描程序实现,增加了软件设计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稳态按键和双稳态编码器复用电路。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稳态按键和双稳态编码器复用电路,包括按键线路模块、编码器线路模块、接口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按键线路模块与编码器线路模块共用同一个接口模块,所述按键线路模块包括若干并联的按键组,每个按键组包括若干并联的按键开关,所述按键开关左端与上拉电阻串联后与电源连接,所述按键开关的左端还与接口模块相连接,所述按键组另一端通过电阻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编码线路模块包括若干编码开关,所述编码开关一端与接口模块连接,所述编码开关右端依次通过二极管、晶体三极管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编码开关的个数与每个按键组的按键开关的个数相等。
所述晶体三极管集电极与二极管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是单片机芯片,型号是ATMEGA169。
所述接口模块中的口线与控制器引脚相连接。
所述上拉电阻由电阻元件和电容元件并联构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1)实现了按键和开关两种输入信号口线资源的复用,简化了产品硬件设计难度;(2)不需要线路扫描程序,降低了软件设计的复杂度,同时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阅图1。
一种单稳态按键和双稳态编码器复用电路,包括按键线路模块、编码器线路模块、接口模块和控制器,所述按键线路模块与编码器线路模块共用同一个接口模块,所述按键线路模块包括按键组一和按键组二,所述按键组一包括四个并联的按键开关,SW3、SW4、SW5和SW6,所述按键组二包括四个并联的按键开关,SW8、SW7、SW1和SW2,所述按键开关SW3、SW4、SW5和SW6的左端分别与上拉电阻一、上拉电阻二、上拉电阻三和上拉电阻四串联后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按键开关SW8、SW7、SW1和SW2的左端分别与上拉电阻一、上拉电阻二、上拉电阻三和上拉电阻四串联后与电源VCC相连接,所述按键开关SW3、SW4、SW5和SW6的左端分别与接口模块的口线TAST-1、TAST-2、TAST-3和 TAST-4相连接,所述按键开关SW8、SW7、SW1和SW2的左端分别与接口模块的口线TAST-1、TAST-2、TAST-3和 TAST-4相连接,所述按键组一通过电阻R1 与控制器ATMEGA169引脚连接,所述按键组二通过电阻R2与控制器ATMEGA169引脚连接,所述编码线路模块包括编码开关,SW9、SW10、SW11和SW12,所述编码开关SW9、SW10、SW11和SW12一端分别与接口模块的口线TAST-1、TAST-2、TAST-3和 TAST-4相连接,所述编码开关SW9和SW10另一端与二极管D4一端相连接,所诉编码开关SW11和SW1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5一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Q11的集电极相连接。
所述晶体三极管Q11的基极与控制器ATMEGA169引脚相连接,所述晶体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地。所述接口模块的口线TAST-1、TAST-2、TAST-3和 TAST-4与控制器ATMEGA169引脚相连接。
所述上拉电阻一由电阻元件R6和电容元件C4并联构成,所述上拉电阻二由电阻元件R5和电容元件C3并联构成, 所述上拉电阻三由电阻元件R4和电容元件C2并联构成, 所述上拉电阻四由电阻元件R3和电容元件C1并联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分为三个扫描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乐电子(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卡乐电子(苏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9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高层建筑智能逃生装置的测速控速装置
- 下一篇:可防错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