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排弹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0218.0 | 申请日: | 2014-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8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永真;杜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永真 |
主分类号: | B63G8/22 | 分类号: | B63G8/2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9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排弹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水下压载方式用水泵抽排法、或气压排水方式用来实现水下潜艇等航行器的下潜和上浮。首先是需很多管道、水泵和阀门,设备多,故障率也就多,占用空间大,有时会发生管道破裂,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噪声大,能源消耗多,升潜速度慢等诸多问题,即使使用气压排水法也有很多问题,首先空气来自水面以上下潜前需收集空气,有很多管道,压气泵,高压气罐,如高压管和气罐爆裂会造成非常大的安全事故和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设备简单、占用空间小、安全、噪音小、能耗低的一种抽排弹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若干节平行且两端开口的耐压管,其两端通过活塞密封,活塞连接液压装置,每节耐压管中部均开设一个第一进排口。
所述活塞包括依次同轴安装的压水圈、活塞缸体和压紧圈,三者均为圆柱状,压水圈和压紧圈的直径均等于耐压管的内径,且大于活塞缸体的直径;所述耐压管两端活塞的压水圈相对,所述压紧圈连接液压装置;所述活塞缸体上缠绕有密封材料,密封材料与压水圈和压紧圈的圆柱面齐平。
所述活塞还包括连接在压紧圈上的活塞体压紧盖,活塞体压紧盖包括筒体,筒体一端开口且连接压紧圈,筒体外径和压紧圈的直径相等;筒体另一端一体连接圆环;所述压紧圈上设置压紧圈螺孔,所述活塞体压紧盖的圆环上设置压紧盖螺孔,两者相互配合,且通过螺丝将压紧圈和活塞体压紧盖连接在一起。
所述压紧圈上同轴设置液压杆连接装置,液压杆连接装置穿过活塞体压紧盖的圆环;所述液压杆连接装置的端部截面为U形,且两侧U形壁上均设置销孔,销孔内安装有配套的销子。
所述密封材料包括密封胶圈,或交叉缠绕在活塞缸体上的若干层圆形的石棉绳和若干层棱角形的盘根。
所述耐压管平行并列安装,或者呈倒品字形安装。
所述耐压管平行并列放置,使第一进排口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耐压管上安装一节高压管,高压管上开设第二进排口,所述第二进排口与第一进排口一一对应,且两者通过锥形管连接形成通道;所述耐压管上还开设有与第一进排口相对的带盖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盖子为自动启闭式结构,且仅在液压装置带动活塞吸气时自动打开,吸气结束后自动关闭;所述高压管的一端设置自动启闭式阀门。
所述高压管直径小于耐压管的直径,所述第二进排口的直径小于第一进排口的直径。
所述耐压管和高压管均为钢管;耐压管长度为12m、内直径为1m;所述第一进排口为直径在20~30cm的圆形口,进气口为直径在15~20cm的圆形口;所述高压管的直径为15~20cm;所述活塞的压水圈、活塞缸体、压紧圈和活塞体压紧盖构成活塞总承,活塞总承长度为30~35cm且为为空心结构。
所述耐压管两端设置有与航行器的主体舱相通的液压舱。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用液压抽排法代替传统的抽排方式,通过采用液压装置连接活塞,并使用活塞密封耐压管两端,耐压管中部开设第一进排口,所以在液压装置的带动下,活塞能够沿耐压管运动进行抽排水,下潜时液压装置卸压,水压力推着活塞装置退到耐压管两端,耐压管中装满水,上浮时两边液压装置同时起动推动活塞把耐压管里面的水从第一进排口推出去,这样就实现快速抽排和快速下潜上浮的能力。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节耐压管平行设置,动力足,去除传统所有凡是为压载而用的全部管道,去除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压载进水、排水阀门,去除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水泵,潜艇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抽排装备都可用液压抽排来代替,这样就大大增加艇体空间,提供给工作人员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工作人员,成为水下最为安全高效的航行器,特别是在节能降噪方面最为明显,也成为水下最安静的航行器,本实用新型彻底改变提高传统的抽排能力,用途广泛。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活塞缸体上缠绕密封材料,并且设置压紧圈,有效保证密封性,有利于减小活塞重量,同时减小活塞和耐压管之间的摩擦损耗,降低成本。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设置液压杆连接装置,便于将活塞和液压装置的液压杆快速连接,通过销孔和销子配合将活塞和液压装置锁紧。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活塞装置中间的活塞缸体用密封胶圈,或石棉绳和盘根密封,有效防止漏水、漏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永真,未经杜永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02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力容器活动式内撑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稳式节能电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