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烟雾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1217.8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林光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光榕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1 | 代理人: | 满群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烟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烟雾化器,其吸嘴一般开设有一个吸烟口,吸烟口直接向吸嘴内部烟雾通道敞开,当用户吸烟时,烟雾中未完全雾化的烟液就容易通过吸烟口直接吸入用户口中,造成电子烟用户吸烟口感下降,带来不良的吸烟体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吸嘴的吸烟口壁部垂直向吸嘴内部延伸成一段管体,管体外壁与吸嘴内壁形成凹环腔的电子烟雾化器,当用户吸烟时,烟雾从烟雾通道流出后就在凹环腔内形成回流,烟雾中未雾化或冷却形成的烟液粘结储存于凹环腔内,避免了将烟液直接吸入到口中,改善了电子烟用户的吸烟口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电子烟雾化器,包括吸嘴、外套管、依次套装于外套管内的储液杯、雾化座、安装在雾化座上的发热丝、与电池杆连接的连接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吸嘴端部中心开设有一吸烟口,所述吸烟口的壁部转角向吸嘴内部延伸成一段管体,所述管体外壁与吸嘴内壁围成的空间形成凹环腔。
作为优选:所述吸烟口的壁部垂直向吸嘴内部延伸成一段管体,所述垂直管体外壁与吸嘴内壁围成的空间形成凹环腔。
作为优选:所述吸烟口的壁部转角向吸嘴内部延伸成一段缩径的喇叭状管体,所述喇叭状管体外壁与吸嘴内壁围成的空间形成凹环腔。
作为优选:所述吸烟口的壁部转角向吸嘴内部延伸成一段扩张的喇叭状管体,所述喇叭状管体外壁与吸嘴内壁围成的空间形成凹环腔。
作为优选:所述吸嘴与外套管成型为一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电子烟雾化器吸嘴的吸烟口壁部转角向吸嘴内部延伸成一段管体,管体外壁与吸嘴内壁围成的空间形成凹环腔,当用户吸烟时,烟雾从烟雾通道流出后在凹环腔内形成回流,烟雾中未雾化或冷却形成的烟液粘结储存于凹环腔内,避免了将烟液直接吸入到口中,改善了电子烟用户的吸烟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烟雾化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电子烟雾化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电子烟雾化器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吸嘴1、外套管2、储液杯3、雾化座4、连接部5 、吸烟口6、壁部7、管体8、凹环腔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器,包括吸嘴1、外套管2、依次套装于外套管的储液杯3、雾化座4、安装在雾化座4上的发热丝(图中未示)、与电池杆连接的连接部5,所述吸嘴1端部中心开设有一吸烟口6,所述吸烟口6的壁部7垂直向吸嘴1内部延伸成一段垂直管体8,所述垂直管体8外壁与吸嘴1内壁围成的空间形成凹环腔9。
请参阅图2 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器,所述吸烟口6的壁部7转角向吸嘴1内部延伸成一段缩径的喇叭状管体8,所述喇叭状管体8外壁与吸嘴1内壁围成的空间形成凹环腔9。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电子烟雾化器,所述吸烟口6的壁部7转角向吸嘴1内部延伸成一段扩张的喇叭状管体8,所述喇叭状管体8外壁与吸嘴1内壁围成的空间形成凹环腔9。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所述吸嘴1与外套管2成型为一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光榕,未经林光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12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