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中间轴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1387.6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雪松;王志明;赵成福;顾振宇;梅相楠;卢新田;王明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 dct 中间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中间轴总成,属于汽车制造业的汽车自动变速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发展以及非专业驾驶员数量的急剧增加,汽车自动变速器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现在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主要有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和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
最早在汽车上实现自动变速的变速器是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简称AT,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汽车自动变速器。它不切断动力换挡,具有起步、换挡平顺,对阻力矩变化可自适应等优点。但同时它也具有结构复杂,难制造,传动效率低等缺点。
手动固定轴式齿轮变速器是有级变速传动机构,其优点是效率高,成本低,生产工艺成熟,目前在我国应用广泛。缺点是换挡困难,换挡时动力中断,要求驾驶员操纵熟练,所以人们期望它能实现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技术使这种变速机构实现自动换挡成为可能。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是新一代的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它继承了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安装空间紧凑、重量轻、价格便宜等许多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存在的切断动力换挡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换挡舒适性,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性与换挡特性。
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中,变速器各挡位主动齿轮按奇、偶数挡位分别与输入轴上设置的两个离合器C1、C2连接,离合器C1、C2交替传递动力以实现挡位切换。
DCT工作时,车辆先以某个挡位运行,自动变速器电控单元(TCU)根据相关传感器的信号判断即将进入工作的下一挡位,因该挡位离合器分离还未传递动力,故指令液压控制电磁阀十分方便的控制换挡执行机构,预先啮合这一挡位,在车辆运行达到换挡点时,只需要将正在工作的离合器分离,同时将另一个离合器接合,则使汽车以下一个挡位行驶。在换挡过程中,发动机的动力始终不断的被传递到车轮,所以这样完成的换挡过程为动力换挡。车辆实现了动力换挡过程,将极大的提高换挡舒适性,同时也保证车辆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使车辆油耗和排放等方面有所改善。
目前,变速器中间轴总成上的零部件通常采用卡环分别固定隔垫、衬套和齿座等零部件。其缺点是不仅零件数目多,而且由于轴向尺寸限制卡环厚度过小,固定不可靠。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中间轴采用螺母固定轴上的隔垫、衬套和齿座等零部件,具有固定可靠和安装方便的优点。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中间轴齿轮内孔滚针轴承润滑主要靠中间轴内孔的润滑油通过轴上的小孔流经齿轮齿面完成。润滑油的流量和流速直接影响润滑效果。目前变速器不采用带孔碗形塞片,其往往会造成大部分润滑油经中间轴内孔外流,无法满足齿轮内孔滚针轴承的润滑油量,造成润滑不充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中间轴总成,内六角螺塞具有承受轴向力大,固定可靠,安装方便,结构简单紧凑;采用带孔碗形塞片,可以有效地防止润滑油从内孔流出,提高润滑效果;控制润滑油流量流向结构,具有润滑效果好﹑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输入轴总成,其特征在于:中间轴上的隔垫、衬套和齿座通过内六角螺塞轴向固定;碗形塞片为碗形结构,内有小孔,装在中间轴内孔里,与内孔采用过盈配合方式,碗形塞片内腔朝向外侧。
本实用新型积极效果是碗形塞片具有限制润滑油流向的作用。然后,由于轴的旋转离心力作用使润滑油经过中间轴的内孔相垂直的径向油孔流入相应齿轮的滚针轴承处,润滑对应的滚针轴承;承受轴向力大﹑固定可靠﹑安装方便﹑结构简单;而且润滑效果好﹑固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布置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碗形塞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的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中间轴总成,其特征在于:中间轴上的隔垫、衬套和齿座通过内六角螺塞1轴向固定,碗形塞片2具有碗形结构,内有小孔,装在中间轴3内孔里,与内孔采用过盈配合方式,碗形塞片2内腔朝向外侧,中间轴3内的润滑油由淋油器相应回路提供,供油量和压力由液压阀块控制供油量和压力由液压阀块控制,其具有限制润滑油流量及流向的作用。润滑油经内六角螺塞1内孔流入中间轴3内孔,由于润滑油被碗形塞片2限制无法全部流出,只能在中间轴3旋转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中间轴3内孔相垂直的径向的润滑油孔流至中间轴3各齿轮的滚针轴承处,这样润滑油的流速和流向得到了控制,中间轴3上齿轮的各滚针轴承得到了足够的润滑油量,润滑效果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1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水、喷气织机送经蜗杆轴向间隙调整装置
- 下一篇:出版机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