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放式炼胶机余料自动回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1796.6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4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彭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宏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56 | 分类号: | B29B7/56;B29B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式 炼胶机余料 自动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料自动回收机,尤其是配套于开放式炼胶机,是用于胶料在“出片”过程中,进行左右边余料自动回收的机器,属机电一体化和橡塑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和塑料加工技术领域,需要经由密炼机、开炼机熔炼掺混的品类很多,一般经由硫化机硫化成型的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等等的制品,都要经由密炼机、开炼机进行原料的分散、熔炼。按特定技术要求的原料配方经密炼机混炼后,原来为胶体、颗粒、粉状的原料和配合料被融合、熔解成胶团。要让胶团里各种成分充分分散,成为可进入下道硫化工序的片料,按行业术语还必须经由开炼机的薄通、打三角包、出片等程序。这些程序传统的工艺是由人工在一台开炼机上完成。
所谓的出片是在胶料完成薄通和打三角包后,胶料成了充分分散的待硫化料时,按产品的特定规格要求,在开炼机前辊筒下方的中间(因为包裹辊筒表面的胶料的两侧会出现不整齐边沿)安装切刀,将片状胶料切成规格要求的宽度。但是,开炼过程中的胶料始终是包裹在整个辊筒表面的,而开炼机的辊筒长度一定是大于产品宽度,这样辊筒两边便会有超出产品宽度以外的余料出现。这些余料如不能及时回收会被辊筒不断碾压、发热后变成“死料”。
传统的回收方式是由人工站在开炼机前,手工水平切开包裹在辊筒表面的余料,让余料与辊筒表面断开脱离并不断传出向下坠落后收集,积累到一定量再送回前后辊筒之间参与出片。这样的人工回收余料必须是在余料片较厚,下坠重力超过辊筒的黏附力的情况下,而且要围绕开炼机来回两边收集。如果产品片料较薄,被切开的余料片下坠重力小于辊筒的黏附力而无法自行下坠收集时,要由手工分别在辊筒两侧往下推搓收集。这样的传统余料收集方式不但占用劳动力,而且一不小心余料会被再带入辊筒,即费心又劳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炼胶工艺中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输速度可调的开放式炼胶机余料自动回收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放式炼胶机余料自动回收机由支架、主辊筒、附辊筒、导料辊、导料辊架、调速电机、传动装置、连接器、电机架、冷却液接口构成,主辊筒的轴安装在支架,调速电机安装在电机架,电机架安装在支架,传动装置设置在与调速电机对应边的支架,主辊筒的轴的一端通过连接器与调速电机连接,另一端连接传动装置,附辊筒的轴为可流通冷却液的空心轴,连接有冷切液连接口,同时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附辊筒处于传动装置一侧的轴连接传动装置;导料辊架安装在主辊筒和附辊筒之间,两端固定在支架两边的内侧,导料辊安装在导料辊架的中间。
导料辊由两根组成,下端固定在导料辊架,中间套接有可自由转动的套管,两根导料辊可以在导料辊架上任意定位,之间的距离为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自动余料回收代替手工,有效节省劳动力和大幅度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设计了导料辊,将两侧余料始终导引到开炼机辊筒中部参加出片;因为导料辊的可调设计,无论余料的多或少,都可以达到回收效果的尽如人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31、支架,32、主辊筒,33、附辊筒,34、导料辊,35、调速电机,36、传动装置,37、连接器,38、电机架,39、冷却液接口,40、导料辊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的实施例中, 开放式炼胶机余料自动回收机由支架31、主辊筒32、附辊筒33、导料辊34、调速电机35、传动装置36、连接器37、电机架38、冷却液接口39、导料辊架构成,主辊筒32的轴安装在支架31,调速电机35安装在电机架38,电机架38安装在支架31,传动装置36设置在与调速电机35对应边的支架31,主辊筒32的轴的一端通过连接器37与调速电机35连接,另一端连接传动装置36,附辊筒33的轴连接有冷切液连接口39,同时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31,附辊筒33处于传动装置36一侧的轴连接传动装置36。
在图2的实施例中,导料辊架40安装在主辊筒32和附辊筒33之间,两端固定在支架31两边的内侧,导料辊34由两根组成,安装在导料辊架40的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宏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宏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17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造粒机
- 下一篇:一种配料机及混凝土搅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