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2133.6 | 申请日: | 2014-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3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吕刚;吕夏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埃梯梯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22 | 分类号: | E03F5/2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占国霞 |
地址: | 311122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预制 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提升污水用的抽水泵站设备的应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各个部件且安装更为便利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工业的发展,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量越来越大,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污水处理设备,泵站便是其中之一。传统的泵站是由混凝土等在现场建造而成,建造周期通常为2-3个月,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物力、财力,针对这种状况,预制泵站应运而生,其能提供正常的泵站的工作效果,同时安装较为便利。
然而现有技术中,预制泵站的安装还是较为麻烦,一则预制泵站本身的重量较大,二则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拼装较多零部件,一旦拼装时没有处理到位则会引起漏液现象,污染环境,同时,由于预制泵站的高度普遍较高,安装各种零部件非常不便,尤其是安装水泵等设于预制泵站的筒体的重要零部件,其位置一旦出错则会影响到预制泵站的整体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由于预制泵站的结构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预制泵站的安装还是较为麻烦,一则预制泵站本身的重量较大,二则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拼装较多零部件,一旦拼装时没有处理到位则会引起漏液现象,污染环境,同时,由于预制泵站的高度普遍较高,安装各种零部件非常不便,尤其是安装水泵等设于预制泵站的筒体的重要零部件,其位置一旦出错则会影响到预制泵站的整体作业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一体化设置的筒体和盖体,所述筒体上一体化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处设有污物处理机构,所述一体化预制泵站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筒体内设有爬梯,所述筒体底部通过自耦底座设有若干水泵,所述若干水泵顶部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筒体内垂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块一一配合的若干第一导轨;所述进水管通过弹性接头设置于筒体侧部的中部或下部,所述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至水泵且所述出水管的管口设于筒体侧壁的中部或上部;所述出水管接地。
优选地,所述污物处理机构包括设于进水管的出水口处的提篮格栅,所述提篮格栅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筒体内垂直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配合的第二导轨。
优选地,所述筒体底部通过自耦底座设有2~6台水泵,所述筒体内配合所述2~6台水泵设有2~6条第一导轨。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上设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筒体内设有保护管,所述保护管的管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机构。
优选地,所述出水管的内壁上设有水泥砂浆层。
优选地,所述筒体和盖体边缘配合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上均匀分布有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盖体上还设有通风管。
优选地,所述盖体下方设有安全格栅,所述安全格栅与所述筒体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控制机构设有报警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包括声音报警模块和灯光报警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一体化预制泵站,通过在预制泵站的筒体上一体化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并在进水管处设置污物处理机构,进水管通过弹性接头设置于筒体的中部或下部,出水管通过管道连接至水泵且所述出水管的管口设于筒体中部或上部,将预制泵站设为一体化结构,无需经历复杂的拼装,仅需将预制泵站埋入合适的位置即可,不易引发漏液现象,绿色环保;同时,在筒体底部通过自耦底座设置若干水泵,并在水泵上设置第一滑块,为第一滑块配合设置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一则固定了水泵落下的位置,二则亦为水泵的设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安装更为轻松;本实用新型中,出水管进行接地处理,即在预制泵站工作过程中,将无用的电流或是噪声干扰导入大地,最大程度保护工作人员或是不专业人员不被电击,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减小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埃梯梯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埃梯梯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21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