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的走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62887.1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龚士杰;李家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习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杨晓东;朱亦倩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挂壁式 空气 净化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具体涉及一种超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的走线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器为主。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3689263U》公开的一种双通道式空气净化电脑一体机,包括电脑组件、设置于框体式机壳上端的吸排风组件以及设置于框体式杰克两侧的杀菌组件及过滤净化组件,该吸排风组件包括设置于框体式机壳顶部的双向电机马达及两个滚筒型涡轮排风扇,两个滚筒型涡轮排风扇分别安装于双向电机马达的两侧,用于吸风。如上所述,上述结构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虽然净化器有两个进风口,但是两侧的进风存在交汇处,导致两侧进风互相干扰,影响空气净化的效率;
2、净化器内的控制主板、电源主板、电源线等布置于框体内部,布置位置随意,哪里有空间就布置于哪里,导致净化器内部线路布置凌乱,不利于维护保养;同时位置布置的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净化器内部的散热存在问题,无法及时将内部元器件的热量散发出去,影响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会增加净化器的厚度,影响净化器的美观。
更为重要的是,家用电器发展到如今,现在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家电的超薄美观,更加强调用户体验。而传统空气净化器都是比较体积较大,噪音比较大。如果一些体积较小的空气的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又受到影响。传统净化器一般是放在房间的角落,不美观,占地方。并且由于人体呼吸的高度位置往往是1.2~1.8米的高度,传统净化器的净化位置往往位于角落,不能够迅速的净化人体呼吸的重要区域。
现有技术中,较好的空气净化效果往往会与净化器的大功率相互关联,导致净化器体积较大,高功率带来的噪音干扰,以及传统放置模式带来的占据空间,影响美观问题等,都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的提升。因此,设计一款能够运用于小型空间(例如卧室、咖啡厅包厢、商务包间、酒店客房,)内的空气净化,同时兼具美观,节约安装空间,具有更加用户体验的空气净化器成为一项值得予以研究突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的走线结构,通过使用该结构,降低了净化器的厚度,提高了净化器的空气净化效率及效果,同时也保证了净化器内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挂壁式空气净化器的走线结构,包括一呈扁平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壳体、控制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盖板与下盖板;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两侧所述进风口内均设有空气过滤组件,所述空气过滤组件与所述壳体下盖板的底板之间设有吸排风装置,所述吸排风装置的吸风口与所述空气过滤组件相贴合,所述吸排风装置的出风口对应所述壳体顶部的排风口设置,所述壳体中间设置有隔断槽,将所述吸排风装置隔断为第一吸排风装置单元及第二吸排风装置单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第二进风口内分别设有第一空气过滤组件与第二空气过滤组件,所述第一吸排风装置单元与所述第一空气过滤组件相配合,所述第二吸排风装置单元与所述第二空气过滤组件相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断槽为走线槽,所述走线槽具有容置空间,壳体内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隔断槽为走线槽,所述走线槽具有容置空间,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面板、控制主板及电源组件,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主板及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面板及电源组件经线路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所述控制主板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内,所述吸排风装置及电源组件经线路与所述控制主板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走线槽内设有一绝缘板,所述绝缘板将所述走线槽分为两层,分别是用于安装控制主板的底层及用于放置线路的上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线、电源卷线器及电源主板,所述电源线设置于所述电源卷线器内,所述电源卷线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一侧,所述电源主板设置于所述走线槽的底层,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一出线口,所述出线口对应设置于所述电源卷线器的一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走线槽底层的顶部,靠近所述排风口设置,所述控制组件的控制主板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底层的中部,所述控制组件的电源主板设置于所述走线槽底层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习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习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62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遮挡车牌
- 下一篇:一种汽车结构空腔隔音块